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联合颈部血管超声(CUS)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SCI)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52例ASCI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CDFI、CUS检查。对比两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颈动脉收缩期内径(Ds),CDFI、CUS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ASCI患者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Vd、Vs水平较对照组低,cIMT、Ds水平较对照组高(P 0.05);CDFI检出ASCI阳性33例,检出阴性71例,CUS检出ASCI阳性39例,检出阴性65例,CDFI、CUS联合检出ASCI阳性患者55例,检出阴性患者49例;CDFI联合CUS检查ASCI患者,敏感度(96.15%)、准确度(93.27%)较CDFI (57.69%、75.96%)、CUS (67.31%、79.81%)单独诊断高(P 0.05),联合检查特异度(90.38%)与CDFI (94.23%)、CUS (92.31%)单独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CI患者Vd、Vs、cIMT及Ds水平与正常人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检测Vd、Vs、cIMT、Ds水平可为ASCI诊断提供指导。CDFI联合CUS检查ASCI患者,能提高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具有较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裂畸形的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脑裂畸形的CT资料。男12例,女8例;年龄10个月至39岁,其中10岁以下14例,11~39岁6例。结果 CT特征性表现为病侧大脑半球内自皮质到侧脑室的横跨裂隙,裂隙两旁为内折的灰质。裂隙内端多数为有侧室外壁的憩室状突起,外端脑表面开口处均有楔形或扇形扩大。所称灰质与大脑皮层连续,与皮质呈等密度。单侧型14例,双侧型6例,共有26个裂隙,闭合型(Ⅰ)脑裂21个,开放型(Ⅱ)脑裂5个。合并其它脑先天畸形15例。结论脑裂畸形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能良好显示脑裂畸形的病理解剖特征。  相似文献   
3.
CT引导下医用臭氧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病,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我们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CT引导下医用臭氧盘内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CT、增强中,注射对比剂可发生过敏反应,其中含碘药物的毒副作用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患者自身的精神紧张也可诱发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移动医疗平台的延续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医院收治的200例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电话随访,观察组结合移动医疗平台(微信小程序、微信群)开展延续护理,对患者保持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再住院率、自主护理能力、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实施基于移动医疗平台的延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持续高眼压、炎症性水肿、玻璃体再出血、复视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自主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自主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移动医疗平台的延续护理在DR日间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不同空气环境二硫化碳含量暴露人群眼部微循环和微血管的变化.方法检测对象为某单位二硫化碳接触者及长期在该厂区高浓度二硫化碳暴露人员各 10人,另检测厂区外环境暴露 10人作为对照.用球结膜微循环检测仪检测了球结膜微循环和微血管的变化,按田牛的加权积分法进行积分值计算.对二硫化碳接触者及长期在该厂区高浓度二硫化碳暴露人员还进行了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观察.结果二硫化碳接触者和厂区内暴露人群中球结膜微血管常有渗出、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球结膜微循环的总积分值、形态积分和周围状态积分明显高于厂区外暴露人群(P<0.01). 眼底微血管荧光造影检测,发现长期接触二硫化碳和厂区暴露人群有动脉荧光反应强度增加,视网膜静脉充盈延迟等改变.而厂区外暴露人群的球结膜微循环未见出血,球结膜微循环总积分值正常.结论二硫化碳对球结膜微循环和微血管有损伤作用,控制大气中二硫化碳含量可减轻或避免对微血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