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431例全脑血管造影,探讨颅内血管病变用DSA全脑血管造影的价值。材料和方法:92年至96年行DSA全脑血管造影431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置管行选择性或/和超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前交通及后交通动脉瘤经显微神经外科证实。结果:动脉瘤155例,血管畸形76例,占位性病变48例。颅内动脉瘤发生在大脑前动脉系统为42.58%,而前交通动脉瘤为大脑前动脉系统的74.24%。颅内动脉瘤为全脑血管造影阳性发现的首位,其次为血管畸形,颅内占位。本组阴性率为25.75%。结论:CT、MR发现颅内出血或血管畸形时,不一定全脑血管造影有阳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介入放射学与有关科室间、医患之间的相互合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回顾性总结了十年间1806例介入诊疗中介入组之间、介入科与相关科室之间、与领导及患者之间相互配合的体会,报道如下。在介入放射诊疗操作过程中及术后,介入放射科之间的相互合作十分重要。尤其是难度较大的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或介入治疗,仅靠个人的操作技术难以成功。术者与助手之间,台上与台下之间的密切合作,可使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及难度较大的介入治疗获得成功,术中及术后随时可能发生的合并症及时得以控制,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对主-髂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例主-髂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患者,对其中17例行球囊扩张术(PTA)和(或)支架植入术,3例行切开取栓联合PTA、支架植入术,观察其疗效。 结果 共植入裸支架26枚,覆膜支架1枚。20例患者病变段血管均获得有效开通,技术成功率为100%(20/20)。2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1例为动脉夹层,另1例为动脉破裂。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12个月,1例因多发器官衰竭死亡,1例发生再狭窄,其余均未出现症状持续或加重。 结论 介入治疗是治疗主-髂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西罗莫司局部缓释对成形术后血管壁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颈动脉损伤模型,Wistar雄性大鼠30只,分为实验组(20只)及对照组(10只).西罗莫司采取外膜给药,以pluronic F-127为药物释放载体,给药浓度分为高浓度组600 μ...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脑中动脉瘤的影像特征,比较DSA与CT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19例大脑中动脉瘤的DSA及CT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显示大脑中动脉瘤单发16例(84.2%)、发生于大脑中动脉膝段16例(84.2%)、瘤体较大者10例(52.6%)、囊状动脉瘤15例(78.9%),其中7例动脉瘤顶指向外侧,仅1例指向内侧。CT示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4例伴颅内血肿;2例单纯颅内血肿;6例颅内血肿中有3例为颞叶血肿,其动脉瘤均位于大脑中动脉膝部且瘤顶指向外侧。结论:DSA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小、数量、位置及膨突方向对诊断本病有决定性意义。而CT对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血肿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两者相互补充,方能全面了解大脑中动脉瘤。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震颤(ET)也叫特发性震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姿势性震颤或动作性震颤,频率多为4~12Hz,患病率约为0.4%~0.9%。目前,ET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其中遗传因素有重要作用。基因检测技术发现小脑和小脑系统与ET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对原发性震颤的遗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包括连锁分析、外显子组和全基因组测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测序方式,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Meta分析法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支架置入术(stent placement)不同手术方式对股胭动脉阻塞性疾病预后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搜索关于PTA及支架置入术对股胭动脉阻塞性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Rev Man4.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综合定量评价。以优势比(OR)及其双侧95%的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尺度,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文献共7篇,累计病例为519例,共614个患肢,其中单纯行PTA的患肢为323个,PTA+Stent为291个。术后6月的原发性开通情况,Stent组优于PTA,OR=0.47(0.27~0.84,95%CI)(P〈0.05)。而术后12个月、24个月的原发性开通情况及术后12个月的继发性开通情况,与Stent相比较,PTA似乎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无统计学意义,OR=1.27(0.87~1.86,95%CI)(P〉0.05);OR=1.22(0.81—1.82,95%CI)(P〉0.05);OR=1.34(0.78~2,30.95%CI)(P〉0.05)。结论对于股胭动脉阻塞性疾病(≤10cm),支架置入术6个月内的原发性开通情况好于单纯PTA,但是对于远期疗效及继发性开通情况,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支架置入术较单纯PTA优越。  相似文献   
8.
慢性肠系膜缺血(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CMI)主要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采用何种术式恢复其血供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在2004-2012年间收疗CMI患者13例。采用动脉取栓及内膜剥脱术、主动脉旁路术、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等不同术式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外周动脉狭窄或阻塞性疾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应用PTA加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13例外周动脉狭窄性疾病的患者。结果 13例动脉造影显示4例颈动脉、4例锁骨下动脉、4例肾动脉及1例腹主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12例应用导丝顺利完成PTA治疗后,置放自扩展式Wall stent、记忆合金式Symphony及Angiomed支架12支,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术后造影显示血管及支架通畅,近期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PTA加血管内支架是治疗外周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动脉炎血管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大动脉炎所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大动脉炎所致锁骨下动脉、颈动脉及肾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治疗。结果26例患者中25例成功地施行了1次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中颈总动脉5例,锁骨下动脉3例,腹主动脉1例,肾动脉16例,共置入支架25次,病变血管均获得满意的开放或扩张。结论介入性血管内成形术可有效的治疗大动脉炎所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