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其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收集SAH(90例)与配对的健康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数据,并进行比较。将SAH患者分CVS组(32例)和非CVS组(58例),对两组间的血清25-羟维生素D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VS的危险因素。结果 SAH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4.7±10.1)μg·L-1,明显低于健康人群(37.4±9.9)μg·L-1(t=-8.472,P<0.001)。在SAH患者中,CVS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0.6±9.4)μg·L-1,明显低于非CVS组(27.0±9.9)μg·L-1(P=0.004)。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是CVS的保护因素(OR:0.921,95% CI:0.866~0.980)。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在SAH和CVS患者是低的,25-羟维生素D可能是CV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与呼吸机撤机的关系,评价甲状腺功能和呼吸机撤机结局的相关性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入住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高明医院ICU、有创机械通气时间>48 h并曾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的重症患者126例,根据拔管后24 h内是否需再次有创机械通气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physiology, APACHEⅡ)评分、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等。结果:126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撤机成功86例,撤机失败40例。撤机成功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4)水平明显高于撤机失败组(P<0.05),撤机成功组患者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 TT3)、总甲状腺激素(total thyroid hormone, T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核心理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确立菝葜(Smilax china L.)的质量标志物。方法 以中药菝葜为对象,通过收集整理菝葜的化学成分,归纳菝葜的药理作用,并利用网络药理学确立中药菝葜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再基于中医理论选择潜在的菝葜质量标志物。结果 综合文献及多个数据库记录,共纳入48个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筛选出山柰素、柚皮素、4’,5,7-三甲氧基黄酮、薯蓣皂苷、甲基原薯蓣皂苷、伪原薯蓣皂苷、(2R,3S)-2-(3,5-二羟基苯基)色胺-3,5,7-三醇、花旗松素、maackoline、(+)-儿茶素等10个化合物作为候选质量标志物。结论 以中药Q-marker“有效性”为核心的筛选策略可以作为菝葜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的实用方法,为制定评估菝葜的整体化学一致性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肺功能肺结核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治疗的低肺功能肺结核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中行全肺切除术10例,肺叶切除术17例,楔形切除术9例。手术无死亡,术后发生呼吸衰竭2例,经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治愈。结论术前肺功能测定不能全面准确的预测手术危险性,对低肺功能肺结核患者应结合其他情况综合考虑是否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9月我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7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HP+CVVH序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生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脏器损伤及死亡率和患者血清SOD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脏器损伤低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更低,胆碱酯酶活性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减轻患者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行有创通气的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俯卧位通气,白天进行俯卧位通气6 h(其余时间为仰卧位通气),连续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及临床疗效。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 d、第3 d、第5 d及第7 d的Pa O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3 d、第5 d及第7 d的Pa O2/Fi 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6%)稍高于对照组(8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ECOPD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联合常规疗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氧合指标,并有提高AECOPD患者临床疗效的趋势,但尚需进行大样本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院内转运时急诊科危重的患者采用安全转运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的25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内转运,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的25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分析两组不同院内转运方式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转运时间比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伍增龙  黄永鹏  马俊  范小龙  庞荣锋 《医学综述》2014,20(20):3788-3789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以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在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胸腔术后的重度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脓毒血症确诊后的第1,3,5,7,10日分别抽血检测患者的PCT及CRP。结果 40例胸腔术后脓毒血症患者,治疗1个月后24例患者存活,作为存活组,16例患者死亡,其中7例2周内死亡,9例在24周内死亡,并列为死亡组;存活组和死亡组PCT、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的评分在第1,3日较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逐渐降低,而存活组患者在第10日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第1周内,死亡组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在第7,10日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存活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r=0.327,P=0.021),CRP与APACHEⅡ评分存在相关性(r=0.378,P=0.002);第7日PCT、CRP及APACHEⅡ评分预测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三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三项指标ROC曲线下面积<0.75,提示单个指标评估重度脓毒血症28 d预后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结论胸腔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确诊后第7日PCT、CRP水平与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同时检测PCT和CRP对重度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9月我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7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HP+CVVH序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生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脏器损伤及死亡率和患者血清SOD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脏器损伤低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更低,胆碱酯酶活性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减轻患者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垂体后叶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2011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例,采用垂体后叶素进行复苏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复苏治疗,同时监测两组患者血压、血气及肝肾功能等。结果观察组6h复苏成功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0.O%,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的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61.1%,治疗1个月病死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5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乳酸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24h后观察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垂体后叶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患者复苏成功率高,组织细胞灌注不足或者缺氧状态的改善明显比去甲肾上腺素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