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 1)、Glypican-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男35例,女17例;鳞癌32例,腺癌20例)肺癌组织中HIF-1α、Glut 1、Glypican-3的表达.结果 52例肺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36例(69.2%);Glut 1阳性表达38例(73.1%);Glypican-3阳性表达7例(13.5%).肺癌组织Ⅲ~Ⅳ期与Ⅰ~Ⅱ期中高度分化与低分化组比较,HIF-1α、Glut 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HIF-1α、Glut 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组比较,HIF-1α、Glut 1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ypican-3在肺癌组织中与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组织中HIF-1α与Glut 1蛋白阳性表达,HIF-1α与Glut 1阳性表达与肺癌的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年龄、性别等无关.Glypican-3在肺癌中表达较低,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中p33ING1b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p33ING1b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和非肿瘤肺组织中p33ING1b的表达.结果 p33ING1b在NSCLC组织中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P<0.05).p33ING1b低表达与肺癌的分化、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33ING1b的表达率在低分化组(29.2%)显著低于高、中分化组(62.5%)、在Ⅲ~Ⅳ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显著低于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p33ING1b在NSCLC中低表达, 它的低表达对判断NSCLC恶性程度、浸润甚至转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单一药物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06例CAP病人分为两组:试验组53例,莫西沙星0.4 g/d;对照组53例,头孢曲松钠2.0 g/d联合阿奇霉素0.5/d,疗程均为7~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9.2%,发热消失时间分别为(2.64±1.33)d和(5.39±1.25)d,胸部影像明显吸收(〉50%)时间分别为(7.26±2.41)d和(12.68±2.98)d,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5%和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6%和7.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单一用药在治疗CAP病人中疗效更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肺栓塞大鼠用药后血中P-选择素(CD62P)及组织因子(TF)的变化,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低分子肝素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肺栓塞大鼠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7 h组及1周组,每组又分为对照组、栓塞组、丹参川芎嗪组、低分子肝素组、联合用药组,每小组8只大鼠。将大鼠分离右侧颈静脉,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注入自制栓子(25±3)个(约0.5 mm/个)。各组在第7小时及第7天采血,检测TF及CD62P浓度,并观察肺组织。结果:栓塞后大鼠可见喘憋、发绀、心率加快等,肺组织可见表面凹凸不平,膨胀不均,散在灰白色梗死区域。栓塞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中TF、CD62P浓度均显著增高( P值均<0.05);3个用药组与栓塞组相比,TF、CD62P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治疗1周的联合用药组与栓塞组比降低最为明显。 结论:使用颈静脉注入异体血栓法可成功制备理想的肺栓塞大鼠模型;丹参川芎嗪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肺栓塞大鼠CD62P及TF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钙离子阻滞剂复方丹参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来我院求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ml/kg/日,观察两组患儿入院7天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中,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中,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自动出院:3例,总有效率78.5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钙离子阻滞剂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钙离子阻滞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钙离子阻滞剂复方丹参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来我院求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 ,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2ml/kg/日 ,观察两组患儿入院 7天内临床症状 ,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中 ,显效 :13例 ,有效 :2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 93.75 %。对照组中 ,显效 :9例 ,有效 :2例 ,无效自动出院 :3例 ,总有效率 78.5 7%。两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钙离子阻滞剂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利用非创伤性方法研究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方法 4%高渗盐水诱导痰液,利用ELISA法检测哮喘患者及对照者血清、诱导痰中TGF-β1的浓度,并检测各种炎症细胞的数量。结果 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的TGF-β1含量明显增加(P〈0.01)。痰中嗜酸细胞与TGFβ1呈明显正相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诱导痰中TGF-β1与肺功能呈负相关,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结论 用诱导痰的方法检测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嗜酸细胞、中性粒细胞在哮喘发作中均有重要意义,中重度哮喘患者TGF-β1含量明显增加,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说明TGF-β1在哮喘气道重塑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痰中的TGF-β1可作为气道重塑指示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ts-1、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组织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及Ets-1、MMP9在肺癌组织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RT-PCR法检测120例肺癌组织及其癌旁对照组中Ets-1和MMP9的表达情况,同时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ts-1和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Ets-1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型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Ets-1和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0.493,P0.05)。结论 Ets-1和MMP9的过表达与肺癌的临床病理分级和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通过联合检测Ets-1和MMP9在肺癌中的表达,可作为肺癌预后的潜在指标,并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22例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改变等。结果 22例中10例治愈,7例好转,有效率77.27%,无效5例,其中2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白细胞进行性升高出现黄疸后考虑为血液病而转科治疗。3例白细胞降低至正常范围以下,2例血小板降低,3例合并肾功能异常及9例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在应用利奈唑胺后肝肾功结果未见明显升高。结论利奈唑胺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既有效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