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强烈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自2013年4月20日-2013年5月20日,本院共收治芦山地震伤员92例.现将收治的地震伤员的伤情特点和康复需求报告如下,旨在为指导今后救灾中人力、物力及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降低灾害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肌骨超声定位下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rESWT)治疗冈上肌肌腱炎(Supraspinatus tendinitis,S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冈上肌肌腱炎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痛点结合体表解剖标志定位行rESWT治疗,并辅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肌骨超声定位下行rESWT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5周、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肌骨超声疗效评价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即刻、5周及12周的VAS及UCLA肩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及UCLA肩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骨超声定...  相似文献   
3.
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通过破坏肠道屏障功能进而引起肠道微环境稳态失衡,而紊乱的肠道微环境可反作用于中枢,加重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性损伤。大量研究提示,肠道屏障在创伤性中枢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中枢神经损伤的重要作用靶点。本文综述了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肠道微生物、化学、机械和免疫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其与中枢的双向作用,并总结了致使肠屏障破坏的可能机制,包括营养不良、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反应及神经递质和激素释放等,为创伤性中枢神经损伤后肠道微环境的研究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结合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SET结合ESWT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ESWT治疗,疗程3周,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及肩关节ROM测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和肩关节ROM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VAS评分和肩关节ROM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SWT治疗基础上结合SET可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及运动功能受限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红外偏振光结合短刺法治疗早期劳损性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方法 对50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病人采用红外偏振光结合短刺法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6个疗程后统计疗效,一个疗程5次,本组50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愈6例,3个疗程治愈13例,4个疗程治愈11例,5个疗程治愈8例,6个疗程治愈4例,总计治愈42例,总治愈率为84.0%;有效4例,有效率为8.0%,无效4例,无效率8.0%;总有效率达到96.0%.结论 红外偏振光结合短刺法治疗早期劳损性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能有效缓解疼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虚拟现实(VR)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以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接受rTMS,观察组接受rTMS联...  相似文献   
7.
脊髓空洞症与先天发育异常、脑脊液动力学异常以及血液循环不畅有关,基本病理改变是空洞形成和胶质增生,西医内科治疗较为保守,肌松剂、止痛药等对症治疗,神经营养药、改善微循环药物及间断配合高压氧,临床多予B族维生素、肌苷、ATP、辅酶A等;至于放射治疗,疗效亦不肯定;外科手术虽获得不错疗效,存在弊端也不可忽视。中医治疗首重辨病,受损节段内分离性感觉障碍,病变节段支配区肌肉萎缩等均以四末多见,病位在脊髓,病机根于精气亏损,督脉空虚,髓海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先天之气未充,父精母血虚衰,胎元失养,以致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发育异常是本病的根本原因,故补肾填精益髓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分为肝肾亏虚、脾胃虚弱、瘀血阻络三型,治疗以大剂量熟地黄、龟甲炙、山茱萸、白芍及血肉有情之品等益肾填精为主;针灸治疗也取得一定疗效,灸法以肾督长蛇大灸为主;针法以华佗夹脊穴为主,配以肾俞肝俞补法等,理论还向络脉方向延伸发展。充分发挥中医治疗脊髓空洞症优势,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