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dys-toniaDRD)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DRD患者的临床和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男2例,女4例,家族史4例,散发2例。发病年龄4~10岁,除1例外,5例患者均有不同的长时间误诊,治疗前平均病程为12.5年。临床表现:6例患者均以双下肢肌张力障碍,步态异常为首发,2例患者伴有震颤、肢体僵硬,3例患者病理征阳性,1例患者伴有自动症状,6例患者均有症状明显的昼间波动及小剂量多巴胺快速明显的疗效。结论DRD是锥体外系疾病中为数不多的可治性疾病,早期诊治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随着肿瘤放射治疗的普及,患生存期的延长,多程放疗的应用,放射性脑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放射性脑病有时从临床、病史、影像上难以和肿瘤复发或脑转移鉴别,往往出现误诊,现将我们总结的20例放射性脑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儿童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 DRD)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DRD患者的临床和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男2例,女4例,家族史4例,散发2例。发病年龄4~10岁。除1例外,5例患者均有不同的长时间误诊,治疗前平均病程为12.5年。临床表现:6例患者均以双下肢肌张力障碍,步态异常为首发,2例患者伴有震颤、肢体僵硬,3例患者病理征阳性,1例患者伴有自动症状,6例患者均有症状明显的昼间波动及小剂量多巴胺快速明显的疗效。结论:DRD是锥体外系疾病中为数不多的可治性疾病,早期诊治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是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或伴有语言、视觉空间技能及情感或人格障碍的获得性的智能持续性损害[1].血管性痴呆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随着社会化的人口增多,其发病率日渐增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佳时机、剂量和方法,1994年1月-1999年1月,我院收治8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药降纤1号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92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1例运用中药降纤Ⅰ号治疗,对照组9l例运用降纤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肝肾功能和治疗后的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11%,对照组总有效率62.9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有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显差异(P<0.01),说明2组降低纤维蛋白原的作用相似;治疗组治疗前后PT和APTT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延长(P<0.01);对照组的出血副作用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 中药降纤Ⅰ号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