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红燕  杨正国 《临床荟萃》2002,17(23):1390-1391
随着 2型糖尿病现患率逐年升高 ,该病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口服降糖药 ,尤其是磺脲类 (SUs) ,仍然是广大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 ;但该药应用一阶段后易出现继发性失效 (SFS) ,对此国内外业已做了大量研究。本文仅就近年来对 SFS的一些认识做一概述。1 概念及流行病学资料1.1 定义 糖尿病患者服用 SU s治疗初期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但长期服用后疗效逐渐下降 ,血糖不能控制、甚至无效 ,使用最大剂量亦无改善 ,称之为 SFS[1 ] 。1.2 流行病学资料 据统计 [2 ] ,目前 SFS发生率为 2 0 %~30 % ,年增率 5 %~ 10 %。 1999年 U K…  相似文献   
2.
肾胺酶(renalase)是一种依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的胺氧化酶,主要由肾小管近端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在心脏、肝脏、胰腺、骨骼肌和生殖系统中广泛表达。renalase能够降解血液循环中的儿茶酚胺,可作为一种细胞因子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及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鉴于心血管疾病与肾脏疾病在内分泌调节机制中的联系,renalase是十分有潜力的心血管疾病药物靶点,其临床应用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3.
苏红燕  马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9):1143-1148, 1173
目的研究阿霉素(doxorubicin,DOX)和醋酸戈舍瑞林(goserelin acetate,GA)联合作用对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以及跑台运动对DOX联合GA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效果。方法 8周龄雌性SD大鼠64只,被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安静对照组(SED)、DOX干预组(SED+DOX)、GA干预组(SED+GA)、DOX和GA联合干预组(SED+DOX+GA)、跑台运动对照组(EX)、跑台运动结合DOX干预组(EX+DOX)、跑台运动结合GA干预组(EX+GA)、跑台运动结合DOX和GA联合干预组(EX+DOX+GA)。药物和跑台运动干预周期均为8周,8周后测试所有大鼠左侧股骨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结果与其相对应的非药物干预各组相比较,药物干预各组大鼠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形成指标ALP和BGP显著降低而骨吸收指标Ca2+和TRACP5b显著升高;与DOX单独干预组及GA单独干预组相比较,DOX和GA联合干预组大鼠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形成指标ALP和BGP显著降低而骨吸收指标Ca2+和TRACP5b显著升高;与其相对应的安静组相比较,跑台运动各组大鼠骨密度显著升高、骨形成指标ALP和BGP显著升高而骨吸收指标Ca2+和TRACP5b显著降低。结论 DOX和GA单独或联合作用均可导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且DOX和GA联合作用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的程度显著大于DOX或GA单独作用的结果;跑台运动可以有效降低DOX和GA单独或联合作用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赖氨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赖氨匹林组(A组)30例,阿司匹林组(B组)30例。A组静脉给予赖氨匹林(LAS)540mgqd×7d,7d后改口服阿司匹林100mg/d;B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ASA)300mgqd×7d,7d后改口服阿司匹林100mg/d。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均下降(P<0.01),治疗后30′、6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120′、第7天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心绞痛A组总有效率为86.7%,B组为53.3%,A组优于B组(P<0.05);在改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或0.01),且具有即时止痛效果。结论采用静脉注射赖氨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比口服阿司匹林作用更强、更快、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Af)虽然多见于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肺原性心脏病、甲亢、心功能衰竭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但也有部分房颤病人不能检出明显病因,通常将发生于较为年轻(<6 0岁)的人,缺少心、肺疾病的临床或超声心动图证据的房颤称为孤立性房颤(loneAf) ;这类病人的血栓栓塞发生率和死亡率较低,预后较好,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年龄的增大或诸如左房增大等心脏异常的发生,血栓栓塞发生率和死亡率也会升高,这类病人则不属于孤立性房颤,以特发性房颤命名为宜。1 病因1 1 病因不明 特发性Af可能与隐匿性房室旁道有关。冲动由正常途径下传,经旁道…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具有进行性恶化的特点,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或猝死。其发病机制与AMI相似,区别仅在于是否完全堵塞了冠状动脉。因此,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发挥中医特色极为重要。我们拟定以益气活血为主要治法的通脉活心汤,治疗UA患者3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来已有学者对代谢综合征(MS)的本质以及对冠心病的预测作用提出质疑[1].本文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3年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对比观察,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和心脏事件发生与MS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苏红燕 《新医学》2010,41(7):459-461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阿司匹林赖氨酸盐与口服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前列环素(PGI2)与血栓素的影响。方法:60例UA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赖氨酸盐组(治疗组)30例,阿司匹林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注射阿司匹林赖氨酸盐,首次540mg,之后180mg/d,连用13d;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首次300mg,之后100mg/d,连服13d。治疗前后检测所有患者血浆血栓素B,(TXB2)与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TXB2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6-keto—PGF1α水平明显升高(P〈0.01),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TXB2、6-keto-PGF1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口服阿司匹林比较,静脉注射阿司匹林赖氨酸盐能更有效降低uA患者血浆TXB2、升高6-keto-PGF1α使血栓素A2(TXA2)/PGI2水平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主动脉夹层 (aorticdissection ,AD)的发病有增加趋势。由于其表现缺乏特异性 ,预后凶险 ,故提高AD的早期诊断 ,对及时治疗、改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治水平 ,我们将近年来主动脉夹层 32例诊断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2例中 ,男 2 5例 ,女 7例 ;年龄 2 8~ 78岁 ,平均 4 9± 8岁。高血压病 2 7例 ,冠心病 19例 ,马方综合征 4例 ,原因不明 7例。夹层分型 :De BakeyⅠ型 11例 ,Ⅱ型 5例 ,Ⅲ型 16例。1 2 诊断过程 首先对所有病例迅速询问病史、查体。对可疑病例先予卧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阿司匹林赖氨酸盐与口服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对10名健康志愿受试者采用开放交叉随机试验,分别予静脉注射阿司匹林赖氨酸盐540 mg(相当于阿司匹林300 mg),每日1次或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每日1次,均用药7日.于用药前、用药后15分钟、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6小时、12小时、24小时及第7日晨抽取受试者的静脉血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观察用药前后两者的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静脉注射阿司匹林赖氨酸盐后15分钟、30分钟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38±5)%、(23±4)%,口服阿司匹林为(48±5)%及(33±5)%,两者比较及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静脉注射阿司匹林赖氨酸盐的作用最高峰出现在用药后30分钟,而口服阿司匹林作用最高峰出现在用药后60分钟.静脉注射阿司匹林赖氨酸盐无明显不良反应,口服阿司匹林2例出现反酸.结论:静脉注射阿司匹林赖氨酸盐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且比口服阿司匹林起效快,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不能口服且要求起效快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