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化血红蛋白不同测定法的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苏作军 《检验医学》2004,19(6):514-517
目的对3种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HPLC)法(X)、微柱亲和层析手工法(Y1)、胶乳凝集免疫法(Y2)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线性范围、回收率、精密度、干扰因素及参考范围的分析.结果 X、Y1、Y2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8%~18%、3.6%~15.3%、2.3%~15.5%.3种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均在95%~104%以内,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CV)均<5%.10.2 mmol/L三酰甘油、8.0 mmol/L胆固醇、684 μmol/L胆红素、10.1%的HbF对3种方法均无干扰.Y1法测定结果显著高于X法(P<0.01),回归方程Y1=1.15X-0.17(r=0.86,P<0.01);Y2法与X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Y2法的测定结果偏低,回归方程Y2=1.04X-0.69(r=0.92,P<0.01);X、Y1、Y2法的参考范围分别是4.3%~6.7%、3.5%~8.3%、3.6%~6.7%.结论与HPLC法相比,微柱亲和层析手工法测定结果偏高,而胶乳凝集免疫法的测定结果偏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 3种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 (HPLC)法 (X)、微柱亲和层析手工法 (Y1)、胶乳凝集免疫法 (Y2 )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进行线性范围、回收率、精密度、干扰因素及参考范围的分析。结果 X、Y1、Y2 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2 .8%~ 18%、3.6 %~ 15 .3%、2 .3%~15 .5 %。3种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均在 95 %~ 10 4 %以内 ,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 (CV )均 <5 %。 10 .2mmol/L三酰甘油、8.0mmol/L胆固醇、6 84 μmol/L胆红素、10 .1%的HbF对 3种方法均无干扰。Y1法测定结果显著高于X法 (P <0 .0 1) ,回归方程 :Y1=1.15X - 0 .17(r =0 .86 ,P <0 .0 1) ;Y2 法与X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Y2 法的测定结果偏低 ,回归方程 :Y2 =1.0 4X - 0 .6 9(r =0 .92 ,P <0 .0 1) ;X、Y1、Y2 法的参考范围分别是 4 .3%~ 6 .7%、3.5 %~ 8.3%、3.6 %~ 6 .7%。结论 与HPLC法相比 ,微柱亲和层析手工法测定结果偏高 ,而胶乳凝集免疫法的测定结果偏低。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临床监控生化指标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作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564-1565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综合征 ,其特征是高血糖 ,它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对胰岛素的作用有抗药性 ,或二者兼有。而糖尿病的直接危险是严重的 ,大多数发病率及死亡率来自于疾病长期的并发症、后遗症 ,包括失明、肾衰竭及血管病 ,它们是大多数糖尿病的死亡原因。1糖尿病诊断的生化试验1 1血浆葡萄糖 :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空腹血浆葡萄糖试验作为过筛选择试验。一般认为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6 38mmol/L,为诊断试验的一个指征。空腹血浆葡萄糖>7 77mmol/L,或病人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 ,任意血浆葡萄糖>11 1mmol/L时 ,即可诊断为糖尿病。1 2口服葡萄糖…  相似文献   
4.
由HBV引起的慢性肝炎经抗病毒治疗或自然转归后,用斑点杂交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中的HBV-DNA。对128名患者进行观察,其中HBeAg阴转者27例,半年、一年后分别用PCR方法检测HBV-DNA,阳性例数分别为20例和18例,阳性率分别是74%和67%(P>0.1)。而HBsAg阴转两个月后HBV-DNA阳性率为42%,一年后HBV-DNA阳性率为5%。结果表明,血清中的HBV-DNA检测阴性时多伴有抗-HBs出现,其它生化指标也相应改善,而抗-HBe出理时HBV-DNA仍有半数以上阳性。乙肝病毒复制水平HBeAg阴转者明显高于HBsAg阴转者、一般规律是在HBsAg阴转后乙肝病毒复制大部分消失。  相似文献   
5.
Apo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ApoE多态性分布频率;ApoE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位点引物测定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分析;测定不同基因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血糖、胰岛素水平及服糖后血糖面积和胰岛素面积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poE基因频率显示,糖尿病组ε4基因频率明显增高,糖尿病组ApoE基因型频率提示ε3/3明显降低,不同ApoE基因型患者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水平无差异,ε4基因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和服糖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明显增高。结论:ε4基因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有重要影响,且对2型糖尿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溶血磷脂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溶血磷脂是近年来脂类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溶血磷脂酸(LPA)。LPA由血小板、成纤维细胞、癌细胞和脂肪细胞分泌,是一种多功能的“磷脂信使”,在多种重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肾病、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LPA是血清中的正常成分,正常血清浓度为2~20μm o l/L,主要以与血清清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血栓类疾病及某些肿瘤中LPA可达2~3倍甚至更高。研究显示LPA是血栓形成早期的释放物。如果血浆LPA水平增高,就提示体内血小板可能处于活化状态,进而可能有形成血小板血栓(包括微血栓)的危险,另外,LPA具有致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血栓产生的关键分子,因此,它有可能作为一个分子标记物,标示血小板等细胞的活化,预警血栓形成的危险性。该文综合了近几年对LPA的研究成果,从产生、代谢、生物学效应、临床诊断价值和实验室检测四个方面对LPA进行了总结,认为LPA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1LPA有助于医生判断体内血小板(及其它细胞)是否处于广泛活化状态,进而判断血小板血栓(包括微血栓形成)的危险,增加医生进行干预处理的依据;2LPA可能有助于无症状微栓子(血小板源性)的诊断;3使临床使用抗血小板治疗及疗效判断有了客观根据。因此,把LPA作为一项常规检查的项目,可能对微血栓早期形成创造有利的干预时机,减少一些重大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检测对盆腔肿物性质的鉴别及诊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本文对90例盆腔肿物患者血清GA125的测定结果表明,盆腔良性肿物肿瘤组为33.80±20.01u/L,阳性率20%,与正常对照组(30.60±9.20u/L)相比P>0.05。盆腔恶性肿瘤组为264.23±147.52u/L,阳性率86.6%,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用酶免疫法测定CA125对术前盆腔肿物的性质有一定的鉴别和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8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治疗前后和100 例对照组的血液 流变学17项指标检测,结果发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 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 间、上细胞刚性指数、体外血栓(长度、湿重、干重)、血小板粘附、止小板聚桑、纤维 蛋白原等 17 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P<0.01)。85例患者经精 制蝮蛇抗栓酶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降低(P<0.05, 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除全血还原粘度和红细胞电泳时间以外的指标 都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说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流变各项指标均有显著 增高,治疗后会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以亚乙基封闭的4-硝基酚-1,4-α-D-麦芽七糖苷(EPS-G7)为底物的一种新的α-淀粉酶的测定方法。[方法]在SPS-100全自动分析仪上,研究连续监测法,建立实验参数。[结果]本法测定α-Amy的Km=0.179mmol/L;4-硝基酚(4-NP)在405nm时的摩尔吸光系数1200.9mol/L选取HEPES缓冲液为缓冲体系;延迟时间2min,测量时间2min;线性反应期11min,线性范围0-1400U/L;最适温度37℃;最适pH7.15;精密度实验,批内CVs为1.4%~2.6%,批间CVs为1.9%-2.8%;平均回收率为96.3%;与Boehringer方法比较,相关系数为0.994;血红蛋白、胆红素、葡萄糖、蛋白质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本法参考值范围血33.9-96.2U/L,尿65.4~187.6U/L。[结论]此方法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广,准确度好,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适用于常规自动化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实验的标准化,保证抗凝治疗的稳定性,WHO提出用INR报告凝血酶原测定的试验结果,但国内尚未统一。本文应用INR报告方式,测得50例正常人INR值的参考范围为0.93—1.09。对30名接受抗凝治疗48小时以上的病人分别用自动凝血测定仪及手工法做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将PT>15秒,INR>1.09判为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结果手工测定PT秒值延长者14例(47%),仪器测定PT秒值延长者9例(30%),INR延长者23例(76%),手工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秒值与INR经卡方检验0.0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