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运动疗法配合自我效能训练在中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运动功能及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诊中晚期COPD患者120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分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运动疗法配合自我效能训练。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肺功能、生存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运动功能指标(6MW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6MWT相比治疗前提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FEV1、FEV1/FVC)均相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SF-36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生存质量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56/60)高于对照组的61.7%(37/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配合自我效能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运...  相似文献   
2.
我观察了哺乳纲主要各目的代表动物的脑切片,认定广义的三叉神经中脑核由三个路线连接小脑。这群感觉细胞通过前髓帆到达小脑基部、第四脑室的顶板,顶核以及蚓小结的皮貭。在上端,中脑核细胞深在第四脑室的旁壁;它们的中枢突起靠中央灰貭外缘纵行向后伸展。有些细胞可随着蓝斑、也可能连同结合臂进入小脑。中脑核主部的纤维经脑室旁壁向背侧弯行,直入顶核和小脑的髓貭;也有少数细胞沿此路綫散在。中脑核细胞可经前庭内侧、外侧和(可能)上核散入小脑,特是齿状核。除三叉神经外,中脑核细胞也连接动眼、滑车、外展、面、舌咽和迷走神经,它们的运动(和感觉)核团,以及延髓的网状结构。据此,“三叉神经中脑核”是一个误称。它不专属三叉神经,也不局于中脑地区。它实是散处脑干内部的一群一级的感觉细胞。这一系感觉细胞传导自受的和外受的神经冲动,这起于咀咬肌和连属的皮肤和粘膜。它们连接小脑,供给它必要的求心资料,以便它协调正在执行的进食动作。此外,它们似也调节眼肌、面肌、咽喉肌、甚至颈肌的运动。小脑皮质上有头颈部的自受和外受系的投射地区;本文阐述的事实给这个生理的发现若干形态的根据。  相似文献   
3.
產在北京近郊的地鼠(地羊)的前足約當後足二倍。本研究取二個成長地鼠的脊髓,作切片觀察,注意比較頸、腰膨大部灰、白二質的形勢和前角運動細胞的數量,得到以下的結果: 支配前肢的頸膨大部在切面上遠大於支配後肢的腰膨大部。與腰部相較,頸部的前角灰質面積廣闊,各細胞柱形體粗大,界限清明。特在頸部,前角灰質向外突成前、後外角;後者延伸特遠,內合支配趾肌的後後外側柱。此看支配肢肌的前角細胞在二膨大部各階段上的配佈,頸部總是高出腰部。在點定的16-18階段上總計前角細胞的數量,頸部約當腰部1.4-1.5倍。若單看支配肢體遠端的前角後部中細胞的總值,頸部超過腰部就達2.2-2.8倍。前足第三、四趾特別巨大。支配趾肌的後後外側柱在頸部比腰部粗而且長。大致說來,此柱中段的細胞較大、較多、更分出亞柱。這些跡象暗示控制巨大的第三、四趾的細胞似集中這個階段。地鼠前、後肢大小的懸殊反映到前角灰質發展的程度。這再次證明脊髓中樞的發展與所支配的周緣器官和動物的生活方式是相系的。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是浙江医院的一位康复治疗师,医院老人居多,80岁~100岁老人占有很大的比例,我的工作就是为这些老人提供个体化的锻炼方案,以帮助他们提高生活的质量。工作中,我教他们医学知识,向他们解释医学道理,指导他们进行康复训练。同时他们各自的生活习惯和锻炼经验也给了我很多的启迪,我经常把他们的经验分享给其他患有同样疾病的人。就这样边实践边学习,再实践再学习,总结了一些适合老年人锻炼的方法。有氧训练为主  相似文献   
5.
解放以来,党和人民政府对中医的政策一向是明确的。党号召中、西医通力合作,以整理、发展祖国的医学遗产。西医既掌握近代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在这个重大任务上应尽较多的力量。我们的针灸疗法用于全部医学领域,现代医学的一切专业都应参预针灸的研究。我们作基础医学的——我的专业是神经解剖学——也愿献出能有的力量以助成这项事业,主要是阐明经穴的形态基础和生理机制。本文试以神经的联系解释穴位。自然这仅是门路  相似文献   
6.
链霉素对于神经结构的毒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三个成长的豚鼠分为三粗,2个作正常对照,此外6个和5个每日分别注射链霉秦硫酸盐,一公斤体重200和400毫克,共经21至60天。未了,豚鼠都经过平衡和听觉的测验。各脑分别染制Nissl和Bielschowsky切片。显微镜的检查得到以下的结果。神经系中普见血管的病变。血管塌陷,管外间质水肿。邻近的神经组织失血软化。神经纤维表现髓鞘溶解。中毒的神经细胞脱水萎缩,常见胞核偏位,染色质偏聚、结块。也时有神经胶质增生和神经吞噬现象。二组豚鼠在位听神经的前庭系和耳蜗系都有中毒的征象。在周缘部和中枢部,前庭系各极结构的病变,与耳蜗系相较,更为严重。在注射轻剂和重剂的二组豚鼠,神经系中毒的部位和性质是相似的,但重剂组的病变程度较高。在位听系,中毒的病变同时见于周缘部和中枢部。中毒的第一性的问题——在周缘, 抑在中枢——是不存在的。周缘和中枢各有一系结构,病变的表现不沿神经传导的路线;病变的轻重也不随路线上地位的高低。周缘和中枢的各项结构是各自中毒的。链霉素不仅毒害位听神经一系,而更损伤其它感觉系(如三叉神经系)和运动系——特是内脏运动系——的结构。链霉素中毒是一般性的,但有些结构特易感受它的毒害。在各级结构中,神经细胞的化学合成决定它们反应链霉素的灵钝和轻重。链霉素伤害高级的脑部,这多属运动性,特是内脏运动性。间脑的内脏性核团、纹状体簇和内脏性皮质中毒特别剧烈。链霉素中毒症状广泛,这是有神经基础的。链霉素的毒质伤害全神经系,也影响全身;为医疗使用这个抗菌素,关于患者对此药的敏感,剂量和疗程是要慎重考虑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一例八个月乳婴的脑和脊髓的异状。它们经甲醛固定,用棉胶包埋,作30微米的间歇连续切片,每隔一定距离留取一片,分装两套。此两套切片,分别用Weil和Nissl法染色。此例属脑孔洞症。左侧的大脑半球小于右侧,脑沟较深,脑回也比右侧狭窄。在此侧,岛叶缺如,也无额、顶、颞部岛盖。空缺区与侧脑室相通,表面被有增厚的膜(4×0.8厘米)。额叶、顶叶和颞叶的大部以及枕叶还都存在。左侧的锥体束不发育。中枢系有些部分有代偿的发展:右侧的锥体束(包括乖离的锥体束);左侧的锥体外系核簇——豆状核、尾状核、丘脑底核和黑貭。在小脑系,左侧结合臂及右侧的红核和橄榄下核都见增扩。左侧的薄核、楔核,右侧的内侧丘索,以及右侧脊髓的前索、后角和背核也都增大。生后器官使用的加强自然引致中枢及其它结构的增扩。本例生活期短,发育迟滞,运动机会甚少,难以影响中枢的形相。此外,在本例,中枢系的若干核团表现代偿性的增大,指证胚胎期神经细胞的有丝分裂格外旺盛。因此,这个代偿发展多是先天性的。现有的代偿理论——自行调节、机能的替代和转移等概念都不够满意。这些概念的后边有一个更基本的,尚未知的生长因素。本例表现的代偿事实较前人所见为多。我们对于代偿的理论暂不做肯定的推断。  相似文献   
8.
觀察了食蟲、齧齒、食肉、貧齒、偶蹄、靈長各目的成長動物,以及年齡不同的正常和病態的人類小腦切片,在皮質淺部都見異位的樸氏細胞。在皮質中層正列以上,樸氏細胞可附貼皮質的外緣,甚至落入軟膜下腔。在分子層中,它們可孤處、團聚、間隔平排、在正位行伍錯亂、也可漫佈分子全層。異位的細胞多屬稚型:形體渾圓、胞核大、胞漿少、方向複雜樹突細直。它們也顯病態:胞體狹長、形相枯竭、有時多核、多仁。 樸氏細胞的異位照例伴有應自表層沉居深部的顆粒細胞,這表示它們同是出於邊緣顆粒。 說樸氏細胞源出室壁生發層不能解釋它們留居皮質的淺部。異位的事實指證它們來自邊緣顆粒層,出於二級的生發,下沉定居中層。初型的樸氏細胞受了惡性因素的影響,減低了遷移、分化的能力,以致留居原產地點,隨軟膜落入下腔,下沉時隨地中止-孤處、團聚、成排、漫散。在病理小腦中,皮質的團塊可孤處深部,這表示二級的生發細胞永達淺面而在深部增殖,也生出樸氏細胞。受了發生的遏制,成長以後,分子層中部可長久殘存横延的“外”顆粒層;此時深方即無有或少有樸氏細胞。此層稀疏或中斷的地點,在下方樸氏細胞就分化很好。這暗示樸氏細胞是通過此層從淺面移來的。 樸氏細胞在淺部的異位指證它們至少有一部分(若非全部)是出自早期的邊緣顆粒層。  相似文献   
9.
鼹鼠的前足约为後足的3倍。本研究用二个成长鼹鼠的脊髓,作连续染片,比较颈腰膨大部中前後肢的运动中枢的形态。若综合比较颈腰膨大部前角的运动细胞(肢肌的中枢)的数量,颈部约当腰部的2.5—2.8倍。若单独比较前角后部的运动细胞(後外侧柱和後後外侧柱——足肌的中枢)的数量,颈部竟大到腰部的3.4—4.0倍。支配足肌的二柱细胞巨大,分出亚柱,胞团外拓,形成一个新角;有些阶段,它更大过原来的前角。後後外柱的上端比下端发展得多。上端细胞巨大,亚群明显,似主管奇大的踇趾(和二、三趾);小趾的中枢似在下端。鼹鼠前肢的(厂龙)大联系脊髓中枢的分化。周缘部的发展程度与中枢部的形态是相系的。  相似文献   
10.
胎龄7—8月的二个单腿胎儿(双足单腿畸胎)表现近似的畸变。左右下肢愈合,後侧和足心的肌肉多有歉缺。会阴部完全无有。消化、生殖和泌尿器的下端全不存在。二胎的脊髓腰骶部经切片观察,与常胎比较,发现以下的事实。脊髓的切面形相乖异:切面减小;左右或前後扁窄;左右不复对称;中央管偏居前方;前角的灰质拓向前侧;此部的白质显著减薄,但在它处却相当加厚。前角的细胞群簇配布失常:除内侧群外,外侧各群拓前前方。各核团切面单薄,界限不清,贴白质星散配布。到了腰膨大的中部,核因形体骤减,前角随即全成空白。前角的运动细胞数量大减:畸胎1的外侧柱的细胞分量约当常胎数值的72.1%;畸胎2低至27.5%。。在畸胎1和2,内侧柱的百分数值分别少到55.4和28.7。若合看内外二柱,它们的百分数值分别减至71.0和27.6。在单腿畸胎中,肌肉的歉缺多在下部的体节,特是骨盆和会阴。它们的脊髓骶部中,前角的细胞相应减少,特在尾端。身体肌节的发展程度与主管的中枢细胞的数量是相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