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检验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的情况,并探究药物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服药前后血脂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服用相关抗精神病药物前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后其LDL-C、TG、T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水平与对照组患者近似(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较为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情况,且在服用相关抗精神病药物后,其TC水平将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及其瘦素、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共治疗8周,于基线、治疗后4、8周分别对患者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体质量指数、瘦素、脂联素行测定,试验结束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4、8周评分与基线评分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瘦素水平增加明显,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质量、瘦素水平及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影响,利培酮则影响明显,长期服用需注意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佛山市顺德区海洛因依赖者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及肝功能状况,了解吸毒人群经血传播疾病的危险因素,为这组人群的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酶联免疫法实施吸附实验,对611例海洛因的依赖者HBs Ag与抗-HCV血清标志物进行分别的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丙氨酸基转移酶(ALT)进行检测。结果 611例海洛因依赖者的HBs Ag阳性率为19.01%、抗-HCV阳性率为74.12%、ALT异常率为35.25%。结论吸毒是HBV、HCV感染的重要高危险因素,同时还会导致肝功能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712例疑似药物滥用者尿氯胺酮、冰毒、吗啡筛查情况,并分析尿检阳性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TP)、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该院712例住院、门诊怀疑药物滥用者均进行尿氯胺酮、冰毒、吗啡筛查,并对1种毒品以上筛查阳性者进行HIV、HCV、TP、HBV及ALT检测,同时给予问卷调查。结果 712例怀疑药物滥用者中,尿检阳性256例。男性与女性药物滥用筛查阳性者HIV、HCV、TP、HBV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滥用者中,HCV、HBV阳性合并ALT升高者比例与HCV、HBV阴性者ALT升高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滥用在该区形势严峻,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HIV、HBV、HCV在药物滥用人群中蔓延,对药物滥用者建议筛查ALT,并对ALT水平升高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组患者服用利培酮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奥氮平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RL和血脂水平,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2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8周后PANSS评分与该组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治疗4、8周后PR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3、10.191,P0.05);对照组经过治疗4、8周后PRL较治疗前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治疗8周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1、3.013、2.611,P0.05),对照组经过治疗8周后仅T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2,P0.05);治疗后2组其余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可明显升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PRL、TC、TG、LDL-C水平,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PRL和血脂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病人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 :选自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为实验组,同时按数字随机表法抽取100例精神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各50例分别采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利培酮及奥氮平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前血浆T3及T4、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浆各指标水平明显提高,利培酮组及奥氮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有利于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病人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 选自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的100例精神病患者(实验组),从而按数字随机表法抽取100例精神健康人员进行对照(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利培酮及奥氮平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浆T3及T4、TSH之间的水平与对照组健康人员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水平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浆各水平明显提高,利培酮及奥氮平的治疗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利培酮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