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富含中链脂肪酸和蛋白的肠内营养(Nutrison MCT)和普通肠内营养混悬液(Nutrison MF)两种肠内营养混悬液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需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随机分为MCT组(40例)和MF组(42例)。病人入院后予口服营养制剂。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后自空肠营养管逐步使用肠内营养直至全量肠内营养治疗5 d,5 d后根据个体情况逐步停止肠内营养。测定入院后第2天、术前1天、全量用药5 d后两组病人血浆内毒素水平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尿液乳果糖与甘露醇(L/M)比值。结果 :两组病人入院后2天和手术前1天相比,血浆内毒素水平、DAO活性和尿L/M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术后全量用药5天后内毒素水平、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尿L/M比值均较术前降低,且MCT组较MF组降低更明显。结论 :Nutrison MCT相比Nutrison MF可以更早的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渐进式肝门阻断法在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肝切除病例,术中采用Pringle手法阻断肝门。根据肝门阻断方式分为渐进组36例与对照组26例。比较2组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渐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肝门阻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而术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术后48 h腹水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渐进式肝门阻断法能够显著减轻因肝门阻断导致的肝损伤及腹腔渗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各类指标对于乙肝肝癌导致肝脏损伤程度的评价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医院进行治疗的乙肝肝癌患者50例作为A组,慢性乙肝患者50例作为B组,同时间段内在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C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胆酸含量,总胆汁酸,甲胎蛋白(AFP)对于乙肝肝癌的诊断意义。结果三组患者的ALT,AST,甘胆酸含量,总胆汁酸,AFP含量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38.832,246.807,182.347,126.283,130.681,P0.05)。结论多种血清学指标均可以对乙肝肝癌导致的肝脏损伤进行诊断,但需要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经腹腔镜施行胆囊大部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3月对138例难处理的结石性胆囊炎采用经腹腔镜施行胆囊大部切除术,其中急性胆囊炎2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87例,坏疽性胆囊炎11例,萎缩性胆囊炎12例。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发生胆管损伤、大出血、中转开腹等情况,随访1个月-3年无明显异常发现。结论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有效避免了胆道损伤、中转开腹、大量出血等情况的出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0例,女51例;年龄为(69±9)岁,年龄范围为39~85岁。121例患者中,112例行开腹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行全腹腔镜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观察指标:(1)术后黄疸消退情况。(2)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或Mann-Whitney U检验,将P<0.10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术后黄疸消退情况:121例患者中,97例术后黄疸消退良好,24例术后黄疸消退不良。(2)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总胆红素、合并糖尿病是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t=-2.073,χ2=10.201,P<0.05)。术后胰瘘是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和术后胰瘘是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0.258,0.129,95%可信区间为0.087~0.769,0.023~0.726,P<0.05)。结论术前总胆红素、合并糖尿病、术后胰瘘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合并糖尿病和术后胰瘘是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黏膜层连续外翻、浆肌层连续内翻缝合的一针两层连续缝合法在微创保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74例接受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介绍胆囊壁切口的缝合方法。主要手术步骤包括胆囊体部纵行切开,胆道镜探查并取尽结石;4-0可吸收线自切口上端开始连续外翻缝合黏膜层,缝合至切口下端,自浆膜层出针后连续内翻缝合浆肌层;缝合边距和针距皆为1 mm左右。术后口服熊去氧胆酸半年。结果所有病例皆采用一针两层连续缝合法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手术。手术时间33~78 min,平均(45.11±14.96)min;胆囊壁缝合时间9~22 min,平均(14.86±3.88)min。无胆漏、腹膜炎、结石残留、胆囊或腹腔内出血、切口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2~4 d,平均(3.21±0.69)d。术后随访3~62个月,平均(35.50±18.94)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2.7%。结论黏膜层连续外翻、浆肌层连续内翻缝合的一针两层连续缝合法安全、可靠,是微创保胆手术中较理想的关闭胆囊壁切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