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早孕期弓形虫感染对Wistar大鼠胎盘IL-4、IL-10及IFN-γ表达水平的变化,从而探讨弓形虫感染致不良妊娠的分子免疫学机制。将Wistar孕鼠随机分为2组:①对照组12只;②早孕感染组12只。早孕感染组每只孕鼠于妊娠第5天腹腔注射1×105个弓形虫强毒株(RH株)速殖子,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所有孕鼠均于孕19 d颈椎分离处死,无菌获取胎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 me 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其胎盘IL-4、IL-10及IFN-γ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①实验组与对照组IL-4、IL-10及IFN-γ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006±0.010)、(0.119±0.080)、(0.82±0.354)和(0.596±0.444)、(0.478±0.224)、(0.297±0.180),三者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实验组与对照组IL-4、IL-10及IFN-γ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4.63±1.26)、(239.24±83.16)、(105.47±67.88)和(2.40±1.33)、(103.03±79.72)、(208.02±74.95),三者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P<0.05);③实验组与对照组mRNA水平IFN-γ/IL-4、IFN-γ/IL-10分别为(390.67±264.12)(37.65±21.10)和(1.31±0.96)、(0.79±0.60)两者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实验组与对照组蛋白水平IFN-γ/IL-4、IFN-γ/IL-10分别为(176.51±212.95)、(7.26±8.81)和(23.09±12.95)、(0.44±0.21)。两者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大鼠早孕期弓形虫感染后,胎盘局部Th1型细胞因子表达增高,Th2型细胞因子表达降低,打破了正常妊娠所需的Th1/Th2平衡状态,使平衡倾向于Th1,可能是弓形虫孕期感染致不良妊娠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胡燕琴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6,19(3):256-256,M000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而血脂代谢异常被公认为是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检测糖尿病病人尿微量蛋白和血脂,了解血脂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为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赋于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类及青霉素类耐药的一类酶,可在菌株间转移和传播。部分产ESBLs菌株不但对β-内酰胺类耐药,而且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耐药,因此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解产ESBLs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发生率及耐药特征,笔者对2005年1-12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3种主要细菌进行产ESBLs检测及其耐药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1病历介绍 本院收治2例羊水栓塞患者:1例为1名36岁高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的短时间内,由开始时出现烦躁不安、寒战、恶心、呕吐、气急等先兆症状;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肺底部出现湿哕音、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继之发生难以控制的全身广泛性出血,大量阴道流血、全身皮肤黏膜出血、血尿、消化道出血,并出现少尿症状。在积极组织抢救的同时,抽取下腔静脉血,离心,取血浆1滴置于玻片上,烘干后在光镜下检查,见到大量羊齿植物叶状结晶,作为羊水栓塞确诊的依据。最后这名产妇终被成功抢救。另1例为1名30岁的产妇在第一产程末、  相似文献   
5.
防风通圣丸的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7.
防风通圣丸具有清热解毒、解表通里的作用 ,传统用于治疗头痛、发热怕冷、咽喉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或疮痈出起的便秘发热等症。该方来源于《宣明论方》 ,由防风、川芎、白芍、大黄、麻黄、薄荷、芒硝各 10 0 g ,生石膏、黄芩、桔梗各 2 0 0g ,白术 (麸炒 )、荆芥穗、栀子 (姜制 )各 5 0 g ,生甘草 40 0 g组成。1 临床运用  现代临床上把防风通圣丸又进行一些引申应用 ,并通过病例实验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1 治疗三叉神经痛 (属风热型 )  49例患者通过 1~ 3个疗程后 ,治愈者 45例 ,好转者 3例 ,无效者 1例 ,总有效率为 95…  相似文献   
8.
正白细胞(WBC)增多患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但是由于WBC增多继发血糖(GLU)降低、血钾(K~+)升高并且超过危急值报告范围的情况则较为少见。我院一住院患者2016年8月9日血GLU、血K~+常规检测均超过危急值报告范围,但是随后急诊复查时血GLU、血K~+则均显示正常。笔者对该患者进一步追踪分析,发现常规检测血GLU降低、血K~+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患者WBC显著升高所致。  相似文献   
9.
胡燕琴  林晖 《首都医药》2009,16(24):27-27
就冬虫夏草制剂(多糖、草菌粉等)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