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相关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精神分裂症(下简称分裂症)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已有多年,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产生了不少相关的理论观点。本试图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有关资料,对分裂症的一些发病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和分型的推荐方案及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和分型方案,目前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版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在我国则制定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通观这三种诊断标准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不同的基因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认识基因病的表现特点,为防治和探究基因病提供参考。方法:基因的表达具有时空性,一些基因具有可诱导性,在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中将脑基因分为基础性表达基因和反应性表达基因,对应地将基因病分为3个类型。依据以上结果,结合遗传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对基因病的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基因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①具有遗传的聚集性特征。②具有一定的发病生理阶段性。③具有较固定的临床和病理表现特点。④可有"基础迁延型"、"基础复发型"和"反应调节型"3种临床表现类型。结论:基因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是由基因的表达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少年诈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性 ,14岁 ,初一学生。患者 2 0 0 0年国庆节后第1天上学时 ,独自骑车出走数小时 ,1月后又旷课 1天。患者对这两次经过均述不能回忆 ,仅述头痛。在当地医院查颅脑CT、脑电图等未见异常 ,按“血管性头痛”治疗无效。此后常于星期一上学时出现发作性剧烈腹痛 ,在医院做相关检查 ,未发现明显异常 ,最终做“剖腹探查术”亦未见异常。术后患者仍常在上学前有发作性腹痛、头痛的主述 ,并且逐渐出现发作性瘫倒、闭目不语或用拳打头 ,持续几分钟自行缓解。缓解后自述不能回忆。无外伤及二便失禁现象。一年来因发病频繁而休学在家 ,在省、市…  相似文献   
6.
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器质性改变和认知障碍的发生机制、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仍未明确,是现代精神科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相关研究结果,结合神经生物学的有关研究进展,探讨其发病的因素及相关特征。资料来源:通过手工检索1994-2004年有关精神分裂症的部分中文书籍和专业期刊杂志,检索其中有关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现状的文章。检索词“精神分裂症,病因,发病机制,影像学研究,组织解剖学研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汉语。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要求的有关文献。纳入标准:①有关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发病机制的研究原著。②有关精神分裂症影像学研究、组织解剖学的研究原著。③有关神经生物学研究现状的资料。排除标准为:文献中重复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9部书籍和12篇有关精神分裂症病因、发病机制、影像学、组织解剖学等方面的研究资料,以及4部有关神经生物学方面资料的书籍。共纳入12篇(部)。其中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资料3篇,精神分裂症的影像学和组织解剖学的研究资料4篇,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资料4篇,有关认知障碍的研究资料1篇。资料综合:根据所得资料可以推测,精神分裂症的脑器质性改变,多是精神分裂症的异常功能性脑基因,在大脑的发育期,低丰度表达的异常功能产物通过影响相应的神经发育而导致的,在大脑发育成熟期的发病期,高丰度表达的异常功能产物导致了相应的神经元功能的特性异常,并通过大脑的可塑性而导致的。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是其脑器质性改变的功能体现。结论:精神分裂症是基因水平、分子水平的器质性疾病,是神经元功能异常的功能性疾病,可导致细胞水平的脑组织结构的器质性改变,并表现出相应的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7.
抗精神病药物的神经生物学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的神经生物学作用机制.为指导合理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神经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目前对抗精神病药物的一些研究结果进行探讨。结果:抗精神病药物的神经生物学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足时足量地作用于脑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经第二、第三信使的介导,诱导出相应的和相关的一系列物质的脑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变化,所诱导出的脑基因表达产物逐步替代了原有包括精神分裂症的异常脑基因所表达的产物,改变了相应包括精神分裂症的异常功能在内的脑神经元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而起到了治疗作用。结论:抗精神病药物的神经生物学作用机制可能是一种通过药物作用的“基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依据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整体观念”,以及系统论和现代康复医学的整体功能观的研究,主要从疾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发,探讨“生物-心理-社会-自然”的中国康复医学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与脑神经元功能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产生的机制。方法结合有关精神分裂症发病假说与神经元功能特性的研究资料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神经元功能的异常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并产生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其他症状。  相似文献   
10.
急性病毒性脑炎15例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和治疗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5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和疗效的调查。结果临床表现中的精神症状和某些检查阳性发生率均较高;清开灵注射液和双黄连粉针剂等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有效率为86.7%。结论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是以精神症状突出、体征阳性率较高和某些理化检查异常率也比较高的大脑感染性疾病;中西药联合治疗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