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研究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GustiloⅠ型至Ⅲa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Ⅰ型至Ⅲa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两组:应用交锁髓内钉47例(试验组),外固定支架39例(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应用于GustiloⅠ至Ⅲa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者治疗中,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时间短,对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及减轻患者负担均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采用带监测皮岛的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5例,术后观察监测皮岛,从而监测股骨头的血供。结果23例术后监测皮岛血运良好,2例监测皮岛提示了移植骨瓣的血管危象,及时探查手术,取出血栓,恢复血供。所有病例均早期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结论带监测皮岛的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可以早期监测股骨头血供,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一次性分段结扎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经1-10年随访,7例内痔复发,4例中轻度肛门狭窄,15例再次行“修剪术”,治愈率为97.7%,近远期效果良好。结论一次性分段结扎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解决了直肠黏膜外翻、肛门狭窄及感染性失禁,且手术一次性完成,避免采用2~3次分期手术结扎或肛门镜下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PPH)术,缩短了治疗周期和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14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使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进行经皮后凸成形术,比较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铆、椎体前缘高度与Cobb’s角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s角有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Sky的后凸成形术止痛效果良好,能纠正后突畸形,有效恢复并保持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原因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外科自T997年9月以来36例小儿阑尾炎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均误诊,误诊时间1~13d(平均6.5d);22例阑尾穿孔行阑尾切除术;14例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其中6例保守治疗成功,5例脓肿溃破行腹腔引流术,3例脓肿进行性增大行脓肿引流术。结论早期小儿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状态相似,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积极观察,不能过分依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且对临床上酷似阑尾炎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均应积极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简化PVP手术治疗的特点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简化的PVP手术方法治疗:手术中当穿刺针尖到达椎体前中1/3时,穿刺针尖在X线正位照片上仅要求位于穿椎弓根眼内侧皮质与棘突中线之间即可,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疗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平均手术时间A组:28±6min,骨水泥渗漏率7.14%,术后24h、术后6个月及随访结束时VAS评分与术前相比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简化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中穿刺定位方法能减少手术时间,避免更多X线照射,手术操作简单,更安全,疗效肯定,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运用。  相似文献   
7.
小肝癌的临床处理体会(附6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小肝癌治疗的经验,为肝癌的三早处理提供临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60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合并肝硬化,47例HBsAg阳性;AFP〈20pg/L12例,20~400μg/L31例,〉400μg/L17例;肝功能Child PughA级41例,B级19例。42例予不规则肝切除(7例病人同时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予不规则肝切除加无水酒精注射,15例予肝左外叶切除。结果术后1,3.5年生存率依次85.1%,67.8%,39.7%。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原则”是提高肝癌生存率的关键;预防小肝癌术后转移复发是提高肝癌疗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病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986年1月以来的189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125例,非手术64例。痊愈117例,轻残21例,重残10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39例,死亡率20.6%。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预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GCS计分与预后则呈密切相关(P<0.01)。结论①受伤以高处坠落为主、伤后原发意识障碍突出、早期癫痫发生率高是其是主要特点。②头颅CT检查在诊断中有重要意义。③及时解除颅内高压、缓解脑水肿、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是治疗关键;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质量;对于术中脑膨胀者可考虑实质部分切除内减压,以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探讨出早期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佳治疗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持续外引流组与传统治疗组,每组各16例,分别采用早期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与隔天行腰穿术放脑脊液,对两组的疗效及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持续外引流组与传统治疗组在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脑脊液检验恢复正常时间、头痛持续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外引流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组.结论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脑脊液转清快,能尽早清除血性脑脊液对脑的损害,同时达到平稳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症状,且避免了常规腰穿引流量有限,反复操作导致感染、局部红肿等缺陷,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念(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在重度不稳定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特点及临床疗效,为基层医院开展骨盆骨折早期救治提供参考经验。方法对收治的23例不同类型的重度不稳定型骨折应用DCO理论进行救治,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采取救命措施,尽可能挽救生命;第二阶段进行ICU复苏;第三阶段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进行确定性手术。结果本组23例,2例死亡,发生并发症4例,20例获得随访,平均13.5个月,骨折复位Mat—ta评定优良率为88.6%。疗效评定优良率为83.3%。结论DCO理论及其相关技术在基层医院开展重度骨盆骨折救治中的有效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