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4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动态观察患肢肿胀、轴线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旱发现异常。结果 患者血液粘度升高、患肢体位不当、旱期功能锻炼方法不对、引流管不通畅、全身营养欠佳是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结论 针对原因实施护理干预,加强功能锻炼并正确指导、严格控制体位、营养支持疗法及做好出院指导,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动态观察患肢肿胀、轴线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早发现异常.结果患者血液粘度升高、患肢体位不当、早期功能锻炼方法不对、引流管不通畅、全身营养欠佳是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原因实施护理干预,加强功能锻炼并正确指导、严格控制体位、营养支持疗法及做好出院指导,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见颈髓受压行前后一期联合手术术后的潜在并发症,探讨护理对策,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做好术前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后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减轻咽喉部充血、水肿,保持切口引流管的通畅;严格限制患者头颈部活动,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及时发现和避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结论前后联合手术治疗颈髓受压潜在并发症可以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来预防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时期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支持情况,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汕头2家医院骨科接受治疗,临床确诊为脊髓损伤并伴有躯体功能障碍的5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于受伤后7 d内、受伤后1个月、3个月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组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后7 d内、受伤后1个月、3个月焦虑、抑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心理状态转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社会支持评分减低。结论受伤早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最为严重,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早期的心理状况及情绪反应,做好心理护理。康复期患者尤其是出院后患者是社会支持弱势群体,应将康复护理延伸到患者出院后,以促进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重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弹簧肌力训练器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12月110例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分为基础护理组,2011年1-12月135例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为综合护理组。基础护理组给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患肢早期活动的基本护理方法,综合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弹簧肌力训练器的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DVT发生情况。结果基础护理组术后经下肢血管彩超发现 DVT 16例,发生率为14.55%,综合护理组术后经下肢血管彩超发现DVT 5例,发生率为3.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1,P<0.05)。结论应用弹簧肌力训练器的综合干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患者应用间歇性导尿术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86例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患者应用间歇性导尿术,并在实施后第15d、30 d、120d对导尿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 泌尿结石、尿道损伤出血、尿道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泌尿系感染在间歇性导尿前与导尿后第15d、30 d、120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患者应用间歇性导尿术,随着导尿时间的增加,泌尿结石、尿道损伤出血、尿道疼痛的发生率增加;护理人员应规范护理操作,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指导患者配合排尿意识训练、腹肌、膀胱逼尿肌、盆底肌肉群训练,科学配合饮水计划,提高依从性,促进神经源性膀胱的恢复,尽量缩短间歇性导尿的时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间歇性导尿术能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是值得推广的一项实用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悬吊式靴形手挂吊兜的研制及在上肢损伤后肢体肿胀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将研究病例随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药物消肿、患肢抬高及前臂吊带悬吊);实验组采用应用悬吊式靴形手挂吊兜的护理模式。将两组的实施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消肿效果优于对照组,不需药物脱水剂,就可以尽快消除上肢损伤肢体软组织肿胀。平均消肿时间、疼痛评分和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靴形悬吊式手挂吊兜在上肢损伤后肢体肿胀患者的临床实施其消肿效果优于他法,不需药物脱水剂,就可以尽快消除骨折肢体软组织肿胀。且吊兜的高度随患者的体位改变可随时调节。护理方便,操作简单,体位易以维持、经济实惠。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65例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术期的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做好术前评估,掌握患者心、肝、肾主要脏器的功能情况,充分的术貂前准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康复指导,尤其是患肢功能锻炼.结果 2001年5月~2005年8月,有65例高龄患者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满意,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加强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治疗原发病,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生活护理及指导功能锻炼,能有效的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2000年6月~2005年6月,我科对17例颈髓前后方同时严重受压的患者进行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行椎管减压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37.2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6.4 d.手术麻醉采用气内插管全麻,颈髓前后方同时受压原因:交通伤致颈椎三柱骨折8例,其神经不同程度受损;嵌夹型颈椎病7例,椎体和附件、椎板恶性肿瘤2例,交通创伤患者中1例于手术后2周因呼吸衰竭死亡,余病例术后1周戴颈托坐起或下地行走,16例患者随访时间5~22个月,神经功能不同程度得到恢复,四肢麻木感均明显缓解;肿瘤患者1例出现肺转移,1例MRI检查显示肿瘤无复发.均未发现螺丝松动,内固定物移位,植骨块的脱落等合并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