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在治疗炎症性肠病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炎症性肠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黏膜愈合率以及复发等情况,同时对影响患者的发病因素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率为64.5%(20/31),黏膜愈合率38.7%(12/31),缓解率为29.0%(9/31);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率为87.1%(27/31),黏膜愈合率58.1%(18/31),缓解率为9.7%(3/3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炎症性肠病临床治疗中,采用英夫利昔单抗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胃肠黏膜愈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三七皂甙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三七皂甙对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采用间断常压缺氧法制备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腹腔注射三七皂甙(25,50和100mg·kg-1·d-1),连续给药21天。结果:三七皂甙能产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15.9%、43.9%和73.4%,并能明显抑制右心室肥厚,其抑制率分别为22.1%、55.6%和83.3%,而对颈动脉血压无明显的影响。三七皂甙(200g·L-1)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生长因子所诱导的离体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的合成。结论:三七皂甙有抑制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生长因子促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抑制肺血管结构重建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有无并发感染将其分为并发感染组(35例)和未感染组(35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和检测指标。所有数据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含量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入院时,并发感染组患者血清PCT(4.4±2.7)ng/ml明显高于未感染组(0.05±0.01)ng/ml,(P0.05),而CRP、W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感染组第1、7、14、21天PCT水平[(5.5±3.2)、(10.6±2.1)、(3.3±0.2)、(0.7±0.1)ng/ml]明显高于未感染组[(1.5±0.7)、(0.9±0.3)、(0.2±0.03)、(0.5±0.1)ng/ml](P0.05);并发感染组患者无并发症如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消化道出血、死亡等病例发生,而未感染组的发生率分别为8.6%、11.4%、5.7%、5.7%,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CT水平可以提高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防治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感染,推荐临床诊断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技术观察低氧大鼠肺动脉bFGF的表达水平,并观察bFGF对离体大鼠肺动脉环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①低氧时,肺动脉bFGFmRNA表达明显增加,bFGF与β-actin的RT-PCR反应产物的放射强度(counts·min-1)之比由对照的0.5074上升到0.9182(低氧1周)和0.7812(低氧2周)(P均<0.05)。②bFGF能收缩离体大鼠肺血管环,收缩强度与剂量相关(r=0.695,P<0.05),其EC50为2.62×10-7mol/L。结论:提示bFGF可能参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性低氧对肺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置SD大鼠于含10%O2低氧箱内1周、2周或3周,用RT—PCR法测定不同低氧时间大鼠肺动脉和肺组织bFGF mRNA,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bFGF及其受体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低氧1周时,肺动脉、肺组织内bFGF表达水平(分别为5303±756;4876±674),较对照组(分别为2578±384;1462±231)明显升高(P<0.05),持续至低氧第2周,低氧3周时,bFGF回复到低氧前水平。低氧1周、2周大鼠肺组织内bFGF受体表达增加,3周时与正常对照无差异。结论:慢性低氧能刺激大鼠肺内bFGF的表达,bFGF可能参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的病理和病理生理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广东地区不同时间段AP 的发病率和病因谱的变化.方法 总结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广东省人民医院1986年至2005年1316例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年资料按每5年为一年度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6年至1990年间AP病例数占同期内外科住院总人数的0.19%,1991年至1995年间上升为0.36%,1996年至2000年间升至0.54%,而2001年至2005年间则高达0.7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按病因分析,4个年度段胆源性胰腺炎分别占65.97%,62.81%,59.15%,58.65%(P>0.05);高脂血症相关AP分别占6.25%,10.88%,12.96%,14.66%,(P<0.05);特发性胰腺炎分别占4.86%,8.77%,10.42,12.59%(P<0.05).高脂血症相关AP和特发性胰腺炎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而胆源性胰腺炎则略呈下降趋势.结论 AP发病例数逐年增多,胆道疾病仍为主要病因,高脂血症升为第2位原因,其次为特发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7.
核因子κB及其与其它信号通路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8.
血管抑制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胜利  袁世珍  李冰  刘启才 《癌症》2001,20(7):723-725
目的:构建血管抑制素(angiostatin,AG)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进行转染研究。方法:根据已发表的血管抑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以鼠的纤溶酶原核酸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其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RC/CMV中,进行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后,运用 质体将重组质粒pRC/CMV-AG转入胰腺癌SW1990细胞中,观察其表达情况,以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PCR扩增出一长1.4kb的片断,酶切和序列分析证明含完整的AG基因序列,与已知的血管抑制素基因的同源性很高(>96%)。Western blot证实重组体pRC/CMV-AG有较高的表达,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重组体pRC/CMV-AC是一种高效真核表达载体;克隆的AG基因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bFGF对离体肺血管环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探讨其在HPH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贴块法培养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别以3H-TdR和3H—Luicine掺入法检测bFGF对平滑肌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影响;观察不同浓度bFGF对离体血管环张力的影响。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5.56×10-12~2.78×10-9mol/L)bFGF能呈剂量依赖方式刺激PAMC的DNA(r=0.87,P<0.01)和蛋白质(r:0.92,P<0.01)的合成;bFGF能收缩大鼠肺动脉环,在5.56×10-10-2.78×10-7mol/L浓度范围内,其收缩强度与剂量呈正相关(r=0.695,P<0.05)。其EC50为2.62×10-7moL/L。结论:bFGF具有较强的肺血管活性,它在HPH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合并糖尿病(DM)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3—2016年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AP患者329例,根据有无DM病史将其分为单纯AP组249例和AP合并DM组80例。通过查阅病历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病因、三酰甘油(TG)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住院时间、病死率、病情严重程度及评分〔Ranson、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急性胰腺炎床旁指数(BISAP)、改良的CT严重指数(MCTSI)〕、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单纯AP组患者既往AP史比例及TG、TC水平低于AP合并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Ranson、APACHE-Ⅱ、BISAP、MCT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液体积聚、急性坏死物积聚、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胸腔积液、门静脉栓塞、器官功能衰竭、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全身感染、腹腔内高压(IAH)/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合并DM不会增加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死率和住院时间也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