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TXT+FOLFOX4方案联合沙利度胺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6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TXT+FOLFOX4方案联合沙利度胺进行治疗,2周为1个周期,化疗4个周期后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可评价,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1例(58.3%),稳定(SD)11例(30.5%),进展(PD)4例(11.1%)。患者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外周神经毒性、乏力、贫血、粒细胞减少等。结论 TXT+FOLFOX4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胃癌有较好的疗效,是很好的晚期胃癌一线化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浆细胞恶性肿瘤,重要的染色体与基因异常导致疾病的进展,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具有独立的预后判断价值。随着检测方法的更新及技术的进步,异常染色体与基因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主要包括13号染色体全部或部分缺失伴或不伴14q32/IGH的重排等染色体异常。异常染色体与基因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可完善MM预后评估体系,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并为新药开发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紫杉醇(paclitaxel,PTX)化疗所致的关节、肌肉痛的不良反应及消炎痛栓缓解其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随机选取使用紫杉醇辅助化疗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每周期化疗过程中出现关节、肌肉痛的不良反应,以及使用消炎痛栓后疼痛控制情况。结果 34例患者在化疗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肌肉痛。19例为轻度疼痛,未镇痛处理;14例出现中度疼痛,予消炎痛栓纳肛后,12例疼痛缓解,另外2例缓解不理想,予口服吗啡后缓解;1例出现较严重的关节、肌肉痛,口服吗啡后缓解。结论应用紫杉醇化疗后,关节、肌肉痛症状常见,消炎痛栓纳肛可以缓解其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联合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常见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方法 对按照WHO诊断标准确诊的20例初诊MM患者,取骨髓组织石蜡包埋并切片,应用IHC技术对骨髓石蜡切片进行CD138单克隆抗体标记,选取CD138+细胞丰富的骨髓石蜡切片,采用1q21/RB1、D13S319/p53、IGH三组序列特异性基因探针进行FISH检测.同时以1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组织切片为对照建立各探针FISH检测的正常阈值,检测结果大于阈值为阳性,小于阈值为阴性.结果 (1)20例初诊MM患者中16例检出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占80.0%),其中1q21扩增5例(占25.0%),RB1缺失6例(占30.0%),D13S319缺失9例(占45.0%),p53缺失3例(占15.0%),IGH基因重排10例(占50.0%).检出1种异常者5例(占25.0%),同时有2种异常者6例(占30.0%),3种异常者4例(20.0%),4种异常者1例(占5.0%).(2)IHC联合FISH技术检出率80%,而染色体G显带技术检出率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按年龄<50岁、50 ~60岁、>60岁分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分别为5例(83.3%)、6例(100%)、5例(62.5%),经Fisher检验,年龄>60岁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MM患者染色体与基因异常和其临床分型、分期之间,即p53基因与IgG型及Ⅲa期之间有关(P<0.05),染色体与基因异常以Ⅲ期和IgG型为主.结论 IHC联合FISH技术检测MM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明显优越于染色体G显带技术,同时可发现MM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改变多数为复杂核型,且多数存在数目与结构异常.MM患者染色体和基因异常与其临床分型、分期、患者年龄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方法,并检测APL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评价MRD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RQ-PCR对96例APL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分析,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 (1)RQ-PCR与传统巢式PCR(RT-PCR)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RQ-PCR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转录水平的敏感性高于RT-PCR。(2)RQ-PCR可对PML/RARa融合基因进行定量检测,监测患者的PML-RARa融合基因拷贝数水平变化,结果显示初诊时较高,有效治疗后迅速下降,复发时又出现上升,提示若患者在完全缓解(CR)后PML/RARa融合基因拷贝数呈现上升趋势,其复发机率大。结论 RQ-PCR检测作为APL治疗后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以判断治疗效果,预测疾病复发,早期给予干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紫杉醇(paclitaxel,PTX)化疗所致的关节、肌肉痛的不良反应及消炎痛栓缓解其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随机选取使用紫杉醇辅助化疗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每周期化疗过程中出现关节、肌肉痛的不良反应,以及使用消炎痛栓后疼痛控制情况。结果 34例患者在化疗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肌肉痛。19例为轻度疼痛,未镇痛处理;14例出现中度疼痛,予消炎痛栓纳肛后,12例疼痛缓解,另外2例缓解不理想,予口服吗啡后缓解;1例出现较严重的关节、肌肉痛,口服吗啡后缓解。结论应用紫杉醇化疗后,关节、肌肉痛症状常见,消炎痛栓纳肛可以缓解其疼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