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能量膳食对奥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124例奥氮平所致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奥氮平片20 mg/d)、B组(奥氮平片20 mg/d联合二甲双胍片750 mg/d)和C组(奥氮平片20 mg/d联合低能量膳食)。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体质量指数和糖脂代谢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A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B组和C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B组和C组(P均0.05)。B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C组(P0.05),B组和C组在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低能量膳食控制奥氮平所致体重增加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水平的疗效与二甲双胍相当,提示膳食干预可作为该群体糖脂代谢异常的非药物性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例以自发性脾破裂的B细胞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PLL)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以自发性脾脏破裂的B-PLL大体形态和镜下特点、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与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结果相互印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7岁,因发热、怕冷、乏力6天就诊,一般检查:白细胞18.8×10^9/L,血小板为25×10^9/L,血红蛋白96 g/L,C-反应蛋白200 mg/L,乳酸脱氢酶:3 867μ/L。影像学表现:上腹部CT平扫示脾脏肿大伴斑片状高低密度影,腹腔积液;下腹部CT平扫示盆腔大量血性积液,诊断脾脏自发性破裂出血。大体检查:①脾脏重1 225 g,大小22 cm×15 cm×8 cm,表面不规则破裂长约5 cm,切面暗红色,未见肿块。②副脾重15 g,大小2.7 cm×2.5 cm×1.3 cm,切面暗红色未见肿块。显微镜观察:低倍镜下脾脏红髓和白髓的正常结构破坏;高倍镜下见大量中等大小圆形肿瘤细胞,少量嗜碱性胞质,核染色质浓染,嗜酸性核仁中央突出,弥漫浸润于脾脏。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D20、CD79a、MUM-1、Pax-5均(+),Ki-67平均增殖指数80%,bcl2、bcl6、C-myc灶(+),MPO、CD23、CD43、Td T、CD3、CD4、CD8、CD56、CD99、CD10、CD34、CD21、CD68、Cyclin D1、CD5、S-100、EBV、Lysozyme均(-)。病理诊断:(脾脏) B-PLL,累及副脾。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和流式学分析证实B幼淋巴细胞占71%,粒、红、巨三系增生减低。分子生物学特征:IGHV基因重排检测到单克隆重排,IGH单克隆V区测序检测到IGH单克隆V区超突变,用Sanger测序检测到MYD88基因L265P突变,未检测到p53基因突变。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核型46,XY。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在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R-EPOCH化疗后,病情完全缓解未进展。结论 B-PLL好发于老年男性,侵袭性临床过程,以自发性脾脏破裂为首发症状的B-PLL罕见,而R-EPOCH方案化疗为B-PLL治疗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内外差异表达的问号钩体56601株外分泌脂蛋白(LA3469、LA2413、LA2823和LB194)的致病功能。方法利用体外重组表达技术,在体外表达、纯化四个外分泌脂蛋白。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钩体外分泌脂蛋白与不同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功能。结果 LA3469与LA2413能够与细胞外基质Laminin、Collagen I以及Collagen IV发生黏附作用,LA3469还能够与Fibronectin发生黏附作用。结论结合前期的研究,提示问号钩体外分泌脂蛋白LA3469可能是钩体致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4.
5.
史书文  聂志文 《疾病监测》1998,13(6):232-235
鼠疫菌基因重组菌苗研究进展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137000)史书文聂志文张景林目前国内外常用预防鼠疫的菌苗有无毒鼠疫菌EV76和杀死的强毒鼠疫菌195/P制备的uspcuter菌苗,这两种菌苗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在预防鼠疫发生的过程中发挥了...  相似文献   
6.
慢性布病患者发中微量元素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7.
解新  陈锟  黄涛  厉倩  卢帅军  聂志文  谭龙益 《检验医学》2013,(11):1026-1029
目的研究浆膜腔积液中组织蛋白酶D(CD)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77例患者的浆膜腔积液CD及癌胚抗原(CEA)浓度。结合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将77例患者的浆膜腔积液标本分为非肿瘤组(22例)和肿瘤组[55例,包括肿瘤细胞阳性组(30例)和肿瘤细胞阴性组(25例)]。比较各组CD及CEA浓度,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D及CEA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肿瘤组CD和CEA浓度均明显高于非肿瘤组(P〈0.05)。CEA与CD呈正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为0.323、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96,P均〈0.001),CD、CEA及CEA与CD联合诊断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723和0.812。肿瘤细胞阳性组CD浓度明显高于肿瘤细胞阴性组(P〈0.05),而CEA浓度2组间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CD、CEA及CEA与CD联合诊断肿瘤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7、0.654和0.767。结论浆膜腔CD浓度与肿瘤浆膜腔转移相关,可作为肿瘤诊断和转移的辅助指标,联合CEA诊断更佳。  相似文献   
8.
豚鼠感染布氏菌后睾丸病理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实验选用了羊种布氏菌16M(强毒菌)和牛种布氏菌BA19(弱毒)对豚鼠进行了实验性感染。观察豚鼠在感染过程中睾丸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组 选用体重350~450g5~8个月龄健康雄性豚鼠。分为两个实验组(即16M组和BA19组),分别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氟斑牙儿童头发含氟量与非病区儿童头发含氟量的差别及其在地方性氟中毒诊断中的意义。对氟病区氟斑牙儿童和非病区非氟斑牙儿童发氟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于1990年引进了美国silverplatter公司只读光盘系统(预防医学版)。该检索系统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检索学会主办,是目前世界上预防医学领域涉及门类最广、最快捷而检索方式简便的检索工具。该光盘收集了全世界70多个发达国家的3200多种核心期刊,内容涉及到医学、生物医学、生物化学以及水文、地质、农业、放射防护等边缘学科。我国有40多种核心期刊被收录。原版期刊收录期最快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