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Ⅰ型糖尿病为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本研究检测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及甲状腺功能,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由复杂发病机制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其典型的病理改变为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与血栓形成导致的急性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从而造成可逆或不可逆心肌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炎性机制在ACS的发病和并发症中起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P)异常被认为是独立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体重指数、吸烟和凝血因子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外的新的危险因素,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示和疗效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检测各种类型ACS患者血浆CRP含量,探讨它与ACS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良恶性胸液鉴别较为困难,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K19的片段(CYFRA21-1)都是意义较明确的肿瘤标志物.本文联合检测胸液CEA与CYFRA21-1,旨在探讨其对良恶性胸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医院门诊工作是医院与社会联系的窗口,是反映医院综合服务水平的场所,它不仅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和诊疗水平,还反映了住院医疗单元的水平及服务质量。近年来,随着民营精神病医院的增加,作为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2011年以来我院对门诊的管理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使它的功能与作用既有医院其他专业学科的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方法:对138例符合CCMD-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并调查患者的饮酒史,肝功能及电解质情况.结果:85 例(61.6%)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主要心电图异常改变的顺序为:ST-T改变,左心室高电压,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较多见,治疗时应注意躯体情况.  相似文献   
6.
早期明确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已成为临床医疗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选择自1996年8月至1998年8月的36例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并设正常对照组,通过血清甲胎蛋白(AFP)、透明质酸(HA)、唾液酸(SA)三者联合测定,用于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显示了一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用尿蛋白联合尿酶、血磷辅助新的生化定量实验检测方法,用以提高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方法:尿蛋白(uTP)-邻苯三酚终点法为早期肾损伤的初筛标志物;尿酶尤其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NAG酶终点法为。肾小管损伤的标志物;血磷(PHOS)-紫外直接终点法为早期。肾损伤的辅助检测指标。结果:尿蛋白定性及定量阳性组135例,三项联合测定阳性率100%;尿蛋白定性阴性组(均为泌尿系疾病组)51例,三项联合测定其阳性率35.5%;健康查体者59例,三项联合测定未检出阳性患者。上述三组进行对比,尿蛋白阳性组,泌尿系疾病组(阳性检出率35.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P〈0.001。结论:三项生化定量检测指标联合测定,对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有很大的提高。早期确诊率高,优势强。尤其是对尿蛋白定性为阴性时,应采用定量方法,最大限度的避免早期肾损伤的遗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首次躁狂发作转相抑郁发作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转相规律。方法:对115例首发躁狂症住院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后第2周、第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应用躁狂量表(BRMS11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17项)、大体评定量表(GAS)进行评估,并对评估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例患者在一年中发生转相,出现抑郁发作,占16.5%,且其入组时的首次HAMD评分较未发生转相患者的HAMD评分高(13.1±8.7VS5.5±2.9,P〈0.05)。结论:首发躁狂症患者发生转相出现抑郁发作的风险与病程初发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热敏点灸与穴位注射并用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敏点灸与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VD患者随机分为3组,热敏点灸组90例,常规针刺组30例,西药组30例,热敏点灸组采用热敏点灸与穴位注射治疗。常规针刺组予常规针刺,取穴与穴位注射治疗。西药组予西药与穴位注射治疗。同时应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3组中医证候分型分布以肾精亏虚证、瘀血阻络证两型发病率较高。热敏点灸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针刺组和西药组(P0.05)。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热敏点灸组治疗前后MMSE、HDS、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常规针刺组、西药组治疗前后3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热敏点灸组治疗后MMSE、HDS、ADL评分分别与常规针刺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常规针刺组治疗后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热敏点灸与穴位注射并用治疗VD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300例血清的HA、LN、PCⅢ含量,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其它指标进行探讨分析,估价其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