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先兆流产是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子宫内血肿是先兆流产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流产的高危因素,研究发现子宫内血肿会使流产、早产、宫内生长受限、胎盘早剥、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高.先兆流产合并子宫内血肿临床并不少见,也是对母婴造成很大危害的妇产科常见病,随着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及三胎生育政...  相似文献   
2.
龙江韩氏妇科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脏腑首责于肝,肝之疏泄功能异常,导致气血运行失常,从而湿热瘀血互结于胞宫发为子宫内膜息肉,在治疗上重在调肝,以疏肝行气、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佐以清热泻肝,方药选用韩氏妇炎汤加减,临床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韩延华教授认为,乳癖多与肝有关,多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乳络经脉不畅,日久成瘀,郁而化火所致。韩氏妇科治疗本病,守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的原理,以疏肝泻火、软坚散结为治疗原则,同时也重视精神情志因素对本病的影响,治疗以"百灵调肝汤"为主方。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可影响患者的生殖、代谢等。胎盘是影响妊娠和分娩结局及子代发育状况的关键介质,PCOS患者产前高雄激素和胰岛素抵抗所致糖脂代谢异常引起的胎盘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是其子代出现低体质量出生儿、巨大儿甚至成年后发生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高雄激素和胰岛素抵抗对PCOS患者胎盘的病理影响,总结PCOS相关胎盘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探讨PCOS患者妊娠期胎盘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原因及相应胎盘病理学特征,以期为预防PCOS相关妊娠并发症以及PCOS患者子代相关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韩延华教授从痰论治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产后抑郁症提供新思路。[方法]以阐述中西医发病机理及治疗为切入点,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用药特点等方面论述韩延华教授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举隅。[结果]韩延华教授认为痰邪是产后抑郁症的关键因素,责于肝脾肾三脏。脾肾亏虚,虚则生痰,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痰火互结,上扰清窍是其最终的结果。临床上多见于痰火上扰型、气郁痰阻型、脾虚痰凝型。治疗上始终以祛痰作为总纲,辨证治疗,气郁者当疏肝解郁以顺之,脾虚者当健脾祛痰以补之,痰火者当涤痰祛热以清之,临证加减,收效甚佳。所举验案为气郁日久,痰火上扰型,辨证准确,用药得当,疗效显著。[结论]韩延华教授从痰论治产后抑郁症理论独到,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应用。  相似文献   
6.
韩百灵教授涉猎临床的领域颇为广泛,包括内、外、妇、儿等学科,其中尤其以妇科最为擅长,创新性的提出"肝肾学说"这一学术思想,并且发展了"同因异病、异病同治"的中医理念,其辨证论治月经病主要是从调治肝、肾这两个脏腑的角度出发,将临床与辨证论治融为一体,效如桴鼓。韩百灵教授强调中医学当中的理法方药是相辅相成的,理应做到方随法立,药依证选,遵循上述思想理论的指导,创立了百灵育阴汤、百灵调肝汤、育阴止崩汤等一系列方剂。另外,临证中还需要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大法。韩延华教授在总结前贤学术思想及其诊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肝主冲任"这一学说,倡导妇人之病首重于肝,并以此理论指导治疗临床上常见的月经病。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SI)的临床研究作一评述。SI指因输卵管阻塞、粘连等因素导致输卵管通畅异常所引起的不孕,占女性不孕症25%~35%。SI是中医妇科优势病种,归属中医“不孕”“癥瘕”“断绪”“妇人腹痛”等。中医药在SI治疗上理论基础深厚,辨治思路广泛。现代医家在承继古代医家的思想及治法的基础上,结合西医学的理化指标与自身临证经验,认为“瘀”为本病主要病因病机,其病位在胞络、两歧,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之候。临床研究主要分为单纯中药治疗,内外同治之针药联合、灌肠联合中药内服等以及中西医联合治疗。中药辨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及受孕率,内外合治有标本同治之效,中西医联合治疗各展所长,优势互补。本文总结中医药治疗SI的临床研究现状,探索中医药治疗机制,构建适宜中医的临床循证方案,为凸显中医药优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