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首次发生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于我院诊治或体检的114例合并首发脑梗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114例未发生脑梗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对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等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依从性、高血压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对高血压患者首发脑梗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未治疗,依从性好是高血压患者首发脑梗死的保护性因素,OR值为0.429(95%CI0.186~0.993);依从性差为其危险因素,OR值为2.142(95%CI1.052~4.364)。低量饮酒史为保护性因素,OR值为0.494(95%CI0.252—0.968)。相对于〈5年的高血压病程,≥10年病程是高血压患者首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10~19年和≤20年的OR值分别为3.421、3.959。吸烟史也为危险因素,OR值为2.118(95%CI1.075~4.174)。结论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首发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依从性是保护性因素,对首发脑梗死有明确的预防作用;依从性差以及未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比依从性好者易患脑梗死。应采取措施提高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回顾性问卷式调查,选择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1日于我院神经内科及体检中心就诊或体检的、头部CT证实有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组,以同期就诊或体检头部CT显示正常的高血压患者8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等指标进行比较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依从好者少于对照组(X^2=16.661,P=0.000),不用药者多于对照组(X^2=7.605,P=0.009)。对照组长效药物应用比例高于研究组(x^2=10.736,P=0.001)。每组中依从良好者平均血压及血压达标情况均好于依从差及不服药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依从性好、在一定范围内收缩压控制越好,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越低(P〈0.05或〈0.01);高血压的病程越长,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越高(P〈0.01)。提示合理选择长效抗高血压药物,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预防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水平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血脂水平正常、首次发生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口服,疗程均为12个月。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不同斑块类型,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脂质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入院时减少,而纤维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入院时增加(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