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血清补体C3、C4及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华西广安医院行各项检查的202例疑似AR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晶状体浑浊形态和视力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109例(ARC)和对照组93例(非ARC)。比较两组血清补体C3、C4、IL-6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上述指标对ARC的诊断效能。根据患者晶状体浑浊部位将ARC分为皮质性白内障69例,核性白内障23例,后囊膜下白内障17例,比较3组患者上述血清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补体C3、C4均低于对照组(P<0.05);IL-6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补体C3、C4、IL-6对ARC患者诊断的AUC分别为0.955、0.983、0.969。3种类型ARC血清补体C3、C4比较:核性白内障<皮质性白内障<后囊膜下白内障(P<0.05);血清IL-6比较:核性白内障>皮质性白内障>后囊膜下白内障(P<0.05)。结论 ARC患者血清补体C3、C4明显降低,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角膜地形图引导下不同切口白内障手术对患者角膜散光和视力的影响。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均在角膜地形图引导下行白内障手术,依据手术切口不同将分为观察组(角膜最陡峭子午线上3.00 mm透明角膜切口)和对照组(常规11:00位3.0 mm透明角膜切口)各40例(40眼),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手术源性散光、散光轴向改变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角膜散光度、手术源性散光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顺规性散光增多,术后1个月、3个月顺规性散光减少,逆规性散光增多,且观察组术后1周顺规性散光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时点散光轴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地形图引导下不同手术切口行白内障手术均可较好改善患者裸眼视力、散光度及散光轴向,尤其是位于最陡峭子午线上角膜切口矫正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