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镜联合脑室镜治疗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观察镜联合脑室镜治疗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血的疗效. 方法 选择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34例)及对照组(4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观察镜联合脑审镜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纤溶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 结果实验组患者侧脑室、第三脑室内血肿术中均大部分清除.平均手术时间50min,恢复至清醒时间平均7d.术后随访6个月,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级达到Ⅰ级15例,Ⅱ级12例,Ⅲ级5例,Ⅰ级1例,Ⅴ级1例;而对照组患者Ⅰ级9例,Ⅱ级10例,Ⅲ级12例,Ⅳ级6例,Ⅴ级3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观察镜联合脑室镜治疗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可解决传统治疗方法 中难以避免及解决的问题.具有可直视操作、微创、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早期锁孔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17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超早期内采用显微镜下锁孔入路手术开颅清除血肿,治疗结果与同症传统开颅手术患者120例作对比。结果锁孔手术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较传统手术组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超早期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可靠,大大降低了病人残死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神经内镜下透明隔造瘘术1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科自2002年9月至2005年1月,采用神经内镜下透明隔造瘘术治疗10例透明隔囊肿和3例单侧性侧脑室脑积水,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男9例,女4例,年龄8-46岁,平均17.8岁,12 例以间断性发作的头痛症状和癫癎为主要表现,1例单侧性侧脑室脑积水患者,为丘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破入脑室致昏迷,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出现脑室内感染所致。2例由于室间孔狭窄致单侧侧脑室积水。影像学检查,透明隔囊肿囊肿最大径12-35 mm。单侧性侧脑室脑积水左侧2例,右侧1例。1.2 手术方法:手术采用全麻,使用齐柏林双通道硬式神经内镜及配套器械。1例采用三角部入路,12例采用额角入路。在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与全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分别用于中胸段椎管内肿瘤的切除手术时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2010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将我院进行胸段椎管内肿瘤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2例患者(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全椎板入路显微切除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以及疗效、脊椎稳定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半椎板显微手术比较全椎板入路显示良好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比较(t=8.473,P0.001)、术中出血量(t=17.612,P0.001)、住院时间(t=16.655,P0.001)及下床时间(t=54.138,P0.001)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后随访脊柱稳定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4,P=0.013);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2,P=0.576)。结论半椎板显微手术与全椎板入路相比,手术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成形术的手术时机。方法选取2015-01—2018-09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等单位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成形术的449例患者。将203例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后90 d以内行颅骨成形术的患者作为早期组,将246例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后90 d以后行颅骨成形术的患者作为晚期组。比较2组颅骨成形术的时间及感染、切口不愈合、颅内出血、硬膜下积液、脑积水、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颅骨成形术的手术时间短于晚期组,颅骨成形术后3个月内脑积水发生率高于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颅骨成形术,可缩短成形术的手术时间,但会增加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把握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探讨术中、术后脑血管保护策略.方法 随机抽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8-06~2009-02基底节区脑出血急诊行经侧裂- 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患者3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术后按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评定预后:Ⅰ级7例,Ⅱ级14例,Ⅲ级7例,Ⅳ级1例,死亡1例,无脑梗死及术后短期脑再出血病例.结论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安全、疗效好的手术方式;全程注重脑血管保护是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心理干预在预防发展成为脑外伤后综合征(post-traumatic syndrome,PTS)的影响。方法:将136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68例)、心理组(68例),常规组采用药物治疗,心理组在早期加用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前及治疗后一个月行脑电图(EEG)检查。结果:常规组和对照组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心理干预组恢复明显比常规组好(P<0.05)。结论: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心理干预能显著促进恢复,预防PTS,临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和手术显微镜结合单鼻孔经蝶微侵袭垂体瘤切除的效果。方法从2003年7月~2005年8月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切除23例垂体瘤。结果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全切肿瘤19例,近全切4例,术后21例内分泌化验恢复正常,10例视力好转,4例病人出现暂时性尿崩,2例病人出现脑脊液漏,均于1~2周后恢复。23例病人随访3~16个月,未见复发,无传统唇下入路常见的唇部麻木、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能达到微创的目的,能更好显示鞍上和鞍旁的肿瘤,神经内镜能清晰显示手术显微镜不能看清的部位,而手术显微镜能提供三维视野,在经鼻入路过程及切除鞍区肿瘤的主体等方面具有其优势,二者结合能更安全更完全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诊断、手术指征选择、神经内镜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 10例症状性透明隔囊肿患者,以间断性发作的颅高压症状和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囊肿最大宽度12~35mm,行神经内镜下透明隔囊肿侧脑室造瘘术。结果 随访3~17个月,8例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症状显著改善。结论 神经内镜下透明隔囊肿侧脑室造瘘术是治疗有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手术操作时应注意副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下颌骨的骨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颌前突或后缩、小下颌畸形和下颌角及嚼肌肥大均需要行截骨术进行矫正。自Obwegeser 1957年首次报道口内进路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以来,国内、外学已探讨出多种截骨术式治疗下颌骨畸形。然而,针对下颌骨截骨术的骨学测量尚不多见,对下颌骨的有关数据测量,以往主要是偏重于一般的人类学资料的积累,不能满足整形美容方面的需要。为此,本对下颌骨截骨术相关的数据进行测量,旨在减少下颌骨截骨术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