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溢安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考Longa5分制法在动物麻醉清醒后进行评分,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MMP-2.9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组大鼠伤侧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脑缺血组(P〈0.05)。结论脑溢安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MMP-2,9蛋白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并发心肌损害时心肌酶谱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对7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将CK-MB或AST升高的41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大剂量VitC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结果 观察组血清AST、CK-MB分别为(70.25±8.92)U/L、(46.15±13.75)U/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剂量VitC组治疗后AST、CK-MB分别为(49.26±9.31)U/L、(24.32±10.1 2)U/L,较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有下降(P〈0.05).结论 手足口病可引起心肌酶谱的改变,治疗的同时注意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008年~2010年的针对吸毒人群开展的宣传教育、针具交换、性伴干预、转介服务等综合干预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调查评估,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更好地落实吸毒人群的综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每年抽取澜沧县社区、戒毒所内静脉吸毒人员( IDUS) 100名,采用项目设计并经预实验修正后的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泻火补肾汤对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入脑出血大鼠脑室下区(SVZ)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泻火补肾汤能否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A(正常组)5只,B(假手术组)、C(模型组)、D(模型治疗组)、E(移植组)、F(移植治疗组)各5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术后2 d4、d、7 d、14 d、28 d TGF-β1和VCAM-1的表达。结果:B、C、D、E、F五组VCAM-1和TGF-β1分别在2 d4、d表达达高峰(P<0.05)。VCAM-1在各时间点E组表达最强(P<0.05),而TGF-β1在F组表达最强(P<0.01)。同时间点除28 d外,F组比E组、D组比C组TGF-β1表达增强(P<0.05),而VCAM-1表达减弱(P<0.05)。结论:泻火补肾汤可通过促进免疫抑制因子TGF-β1的表达,抑制免疫相关因子VCAM-1的表达,从而有助于移植受体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泻火补肾汤(XHBSD)对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入脑出血大鼠脑室下区后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VCAM-1)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泻火补肾汤能否诱导免疫耐受。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六A(正常组)5只,B(假手术组)、C(模型组)、D(模型治疗组)、E(移植组)、F(移植治疗组)各25只。用RT-PCR方法观察各组术后第2、4、7、14、28日TGF-β1 mRNA及VCAM-1 mRNA的表达。结果B、C、D、E、F五组VCAM-1 mRNA和TGF-βl mRNA分别在第2、4日表达达高峰(P<0.05)。VCAM-1 mRNA在各时间点E组表达最强(P<0.05),而TGF-1 mRNAF组表达最强(P<0.01)。同时间点除第28日外,F组比E组、D组比C组TGF-β1 mRNA表达增强(P<0.05),而VCAM-1 mRNA表达减弱(P<0.05)。结论泻火补肾汤可通过促进TGF-β1 mRNA的表达,降低VCAM-1 mRNA的表达,有助于诱导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并发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疾病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血液病并发CR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预后分为好转组(8例)和死亡组(31例),比较2组间原发疾病状态、疾病治疗史、是否接受中央静脉置管、前驱感染症状、凝血功能、粒细胞缺乏恢复情况、病原菌感染情况及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时白蛋白、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等,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进行二元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近年来病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耐药菌株以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为主,占80%;其次为大肠埃希菌(CREC),占20%,对替加环素相对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但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13例患者接受了肛拭子CRE筛查,其中10例血培养鉴定前检出CRE,中位间隔时间为17(1~43)d。从血培养检出CRE至死亡的中位时间为2(0~31)d。低白蛋白血症及粒细胞缺乏是影响CRE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血液病患者CRE血流感染多发生在粒细胞缺乏背景下,耐药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最高,但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促进中性粒细胞恢复、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梅  罗文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4):1353-1353
目的 :探讨孕妇合并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妊娠结局。方法 :对78例妊娠期HBV表面抗原 (HBsAg) ,HBVe抗原(HBeAg)、HBV核心抗体 (HbcAb)和HBV -DNA均阳性 ,肝功能正常的孕妇及其新生儿 (研究组 )与80例无肝炎病毒感染 ,肝功能正常的孕妇及新生儿 (对照组 )作血清学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及胎儿、新生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研究组胎儿窘迫综合征发生率40.3 % ,产后出血率10.25 % ,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新生儿情况 :新生儿窒息率24.35 % ,低体重儿率 :16.66 % ,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易引起胎儿窘息 ,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并致新生儿窒息率增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胎儿发育。  相似文献   
8.
何珊  罗文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31-3633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47例新生儿,出生时均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和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分为≥8分组、4~7分组和≤3分组,按组分析脐动脉血气相关数据。结果:脐动脉血pH、PO2、PCO2及BE与Apgar评分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在不同评分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7.20和pH值>7.25,在不同评分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是一项客观、可靠的检查指标,能够弥补传统Apgar评分的不足,提高新生儿窒息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环孢素联合的免疫抑制治疗(IST)是缺乏相合同胞供体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是接受IST治疗后6个月,部分患者仍表现出持续性外周血细胞减少,称之为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rAA).此类患者长期输血依耐,感染和出血风险较高,需要及时进行挽救治疗.本文对当前rAA挽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  相似文献   
10.
罗文芳  黄爱娟 《光明中医》2011,26(6):1144-1145
目的观察地榆炭、白及粉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地榆炭、白及粉加生理盐水100ml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患者。对照组用甲硝唑100ml加庆大霉素16万单位加地塞米松10mg保留灌肠做对比。结果治疗组50例,近期治愈率72%,总有效96%。对照组40例,近期治愈率42%,总有效70%。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地榆炭、白及粉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