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药成骨诱导活性因子在脂肪干细胞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人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干细胞,传至第3代后,按2×103/孔接种至96孔板,分别加入0.5,1.0,2.0,4.0,6.0 μmol/L人参皂苷Rb1培养基200 μL进行培养;设立对照组,仅加入等量普通DMEM培养基。采用XTT比色法测定大鼠脂肪干细胞的生长增殖曲线。通过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钙素含量,茜素红染色观察钙化结节形成能力。 结果与结论:0.5 μmol/L人参皂苷Rb1可明显促进人脂肪干细胞增殖;随着人参皂苷Rb1浓度的增加,促细胞增殖活性降低,6.0 μmol/L人参皂苷Rb1表现为明显的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人参皂苷Rb1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人脂肪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表达。4.0,6.0 μmol/L人参皂苷Rb1诱导钙化结节形成能力优于0.5,1.0和2.0 μmol/L人参皂苷Rb1,对照组人脂肪干细胞未见钙化结节形成。提示人参皂苷Rb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体外培养条件下的人脂肪干细胞具有促生长增殖作用,但在高浓度时,人参皂苷Rb1对人脂肪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可作为一种良好的成骨诱导活性因子。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4月~2019年2月,我科采用Nice knot缝线技术治疗15例骨性锤状指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9~45岁。典型表现为锤状指畸形,X线检查显示远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均为新鲜闭合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3~7 d。1.2治疗方法臂丛麻醉下手术。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鼻背部软组织层次进行解剖观察,了解鼻背部软组织特点,以进一步明确隆鼻的层次及隆鼻术后鼻根部假体漂移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10%福尔马林固定头颅标本20例,对标本行大体解剖,沿背部正中线切口逐层解剖,观察鼻背部的软组织层次,相机拍照。结果:鼻背部软组织层次依次分为皮肤、皮下组织、鼻背筋膜层、鼻背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骨膜及软骨膜。鼻骨和侧鼻软骨结合处存在致密的纤维连接。降眉间肌大多起于鼻骨骨膜,少数起于鼻肌横部。结论:以往所谓的骨膜下隆鼻术实际上应称为双平面隆鼻术,即鼻根处假体置于鼻骨骨膜深层,鼻背、鼻尖部假体置于鼻背筋膜深层;鼻背筋膜下隆鼻术则是整个假体都置于鼻背筋膜深层。在鼻背筋膜和鼻骨骨膜之间存在滑动层和降眉间肌大多直接起源于鼻骨骨膜可能是鼻背筋膜后间隙隆鼻术后鼻根部假体漂移的解剖学基础。建议手术分离隆鼻腔隙时在鼻骨段紧贴鼻骨锐性分离,破坏骨膜及其表面的滑动层,并完全离断降眉间肌在鼻骨骨膜的起点,以尽量避免发生鼻根部假体漂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激光1 064nm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黄褐斑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单纯应用Q-开关Nd:YAG激光1 064nm治疗;治疗组在应用Q-开关Nd:YAG激光1064nm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0.9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每次激光治疗后连续点滴5日。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2例,显效16例,好转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基本治愈9例、显效13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0.9%,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开关Nd:YAG激光1 064nm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头皮瘢痕癌切除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未累及颅骨内板的头皮瘢痕癌在行根治性切除术后遗留的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选择本院1990年1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33例未累及颅骨内板的头皮疲痕癌患者,将病灶切除,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时正常头皮进行扩张后皮瓣转移的方法修复9例(A组)与行邻近皮瓣转移加植皮的方法修复24例(B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创面均完全修复。A组除1例扩张皮瓣的远端出现营养不良性秃发外均取得满意的效果。B组均遗留1~2处秃发区,有2例出现邻近转移。【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时头皮痘痕癌切除后的创面修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应用与烧伤创面细菌药敏变迁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了解烧伤创面菌种及其耐药性变迁与抗生素应用的关系。指导抗生素选择。方法:采集1992-2000年烧伤住院病人分泌物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对1992-1994年、1995-1997年(抗生素更替期)、1998-2000年(三代头孢广泛应用期)三个阶段的菌种及药敏分析比较。结果:金葡菌检出率相对稳定,位居前列,对万古霉素保持100%敏感率。绿脓杆菌检出率在第二阶段下降到第6位,第三阶段又上升到第3倍,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逐年下降。大肠杆菌、肠球菌为常见菌种,阴沟杆菌检出率逐年增高。结论:抗生素的更换影响烧伤创面菌种类型和比例,广泛长期使用三代头孢和喹喹酮类抗生素,使细菌耐率逐年上升,金葡萄、绿脓杆菌仍然是烧伤创面的主要菌种。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目前最困扰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四所有代表性的学校初二、高二学生进行SCL-90调查,列出心理问题前20位。然后,对一所住校的初二,高二各两个班进行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分析,干预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心理辅导。结果:最困扰中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比较集中,为学生感觉压力大而得不到理解。干预的结果两组学生的心理问题均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应尽量减少学生的压力,心理辅导有效,但必须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期与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愿意配合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手术组与理疗组,每组33例患者,理疗组患者接受常规理疗方案治疗,手术组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均随访半年以上,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随访1个月、随访半年时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治疗前与治疗后疼痛情况,记录随访半年不良反应情况,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髋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随访1个月、随访半年时手术组显著优于理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arris评分上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随访1个月、随访半年时手术组显著优于理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手术组疼痛明显轻于理疗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半年均有不良反应,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中期与远期疗效,使得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罗志军 《健康大视野》2005,13(11):70-70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春秋季节,成年人多见。发疹前往往有发热倦怠,饮食不振等前驱症状。继而局部出现皮肤灼热,感觉过敏和神经疼痛。经1-2d后,患处皮肤潮红,进而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米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迅速变成小疱。皮疹沿着皮神经分布,单侧发疹,不超过体表正中线,以神经疼痛为主特征。近3年来,笔者采用内服龙胆泻肝肠和外敷王不留行散治疗本病36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吴德勇  罗志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2490-2490
目的:松解腋部瘢痕,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活动范围。方法:切除腋部瘢痕,用肩胛旁轴型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肩关节活动恢复满意,无继发畸形发生。结论:肩胛旁轴型皮瓣是修复腋部瘢痕畸形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