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06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和观察组(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两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术后第1、5天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引流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目没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颈椎痛和腰背痛是飞行员中常见与多发的疾病,特别是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更易发生此疾病,已经引起医务人员的关注。飞行员反映颈腰痛的程度虽不十分严重,但能影响飞行质量,导致烦燥不安,匆忙完成任务或拒绝接受飞行任务。可见颈椎痛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捆绑125Ⅰ内照射粒子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ESC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治疗的ESCC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植入捆绑125Ⅰ内照射粒子的支架,对照组植入普通支架,观察比较其疗效、并发症及5年生存率。结果 120例患者均顺利植入支架,位置恰当,吞咽困难症状明显缓解,随访未发现出血、穿孔并发症,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实验组5年生存率为23.7%,对照组5年生存率为11.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体重及白细胞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捆绑125Ⅰ内照射粒子食管支架可显著改善ESCC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并对肿瘤进行组织间放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其疗效明显优于普通支架,且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4.
人体坐姿与坐椅界面间之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坐压一直都是复健和医学工程关心的主要课题之一。许多人因工作或生病需要长时间坐在椅子上,而造成不适,甚至于使得臀部受伤或产生压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及提供有效数据,本研究及设计一临床评估仪器,用来评估压力分布情形,最后能建议适当的姿势与座垫:此系统包括可调试座椅--可适合不同身高本型特性的个体,量测界面压力系统及量测臀部轮廓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1 400例肺癌手术中围手术期死亡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癌术后围手术期死亡原因主要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或心力衰竭.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心肺功能的监护及处理,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是预防老年人术的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细胞对TIL细胞是否具有反杀伤作用及意义。方法:用MTF法检测8例人原发性肺癌的原代培养肿瘤细胞被Fas配体(Fas ligand,FasL)抗体封闭前后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的杀伤活性。结果:发现原代培养的肺癌细胞被FasL抗体封闭前后对TIL均有不同程度的杀伤作用.但经FasL抗体封闭后的肿瘤细胞对TIL的杀伤活性均有所下降。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肺癌细胞对TIL细胞的反杀伤作用可能是其逃避免疫攻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异物性食管穿孔较为少见,常因不能早期诊断或误诊导致处理不及时而危及生命,故死亡率较高.我院自1988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异物性食管穿孔17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肺大泡手术切除方式。方法分析22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辅助下肺大泡切除临床资料。结果腋下小切口VATS辅助肺大泡切除同样具备胸腔镜优点,且费用更低。结论腋下小切口胸腔镜辅助肺大泡切除手术更适合国情。  相似文献   
9.
我部在高性能歼击机的改装飞行训练中,4名飞行员发生颈部肌肉拉伤,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名飞行员年龄31~37岁,身高均在170 cm  相似文献   
10.
郑珈琳  罗世忠  钟庆  郭昌立  张玲 《西部医学》2013,(12):1788-1790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后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al plane,TAP)镇痛中的疗效.方法 实施单次腰麻下剖宫产单胎足月孕初产妇60例,计算机排序随机分为A组(0.5%罗哌卡因3 mg/kg)、B组(0.5%罗哌卡因1.5mg/kg)和C组(对照组)各20例.在手术结束后实施超声引导下TAP.观察48小时内各随访时点的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产妇满意度评分.48小时内辅助镇痛药使用频率.结果 产妇在术后6及12小时时点NRS运动时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余时点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NRS静息时评分各时点组间比较皆无差异(P>0.05).各组产妇满意度评分无差异(P>0.05).72小时内辅助镇痛药使用率各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单次0.5%罗哌卡因3 mg/kg剂量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产生良好的12小时左右的产科术后镇痛,但更长时间的持续镇痛需要改进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