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硝基甲苯(TNT)作业工人晶体损害与尿2,6-二硝基-4-氨基甲苯(DNAT)含量的关系。方法 作业工人散瞳后检查眼晶体,并且测定班后尿DNAT含量。结果 当作业工人晶体出现混浊时,尿中DNAT含量明显增加(2.38mg/L),其与接触TNT尚未出现晶体混浊组(1.44m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晶体混浊程度随尿DNAT含量的增高呈增加的趋势。ILO提出的DNAT30mg/L生物阈限值不适合我国职业人群。  相似文献   
2.
米发泰 《现代康复》1998,2(10):1167-1168
随着乡镇、个体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开放,职业性中毒逐年增多,而且以民工多见;其特点为年龄小、工龄短、中毒重、易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两例铅中毒误诊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采用乙醇-氢氧化钾法、重氮-偶联比色法分别测定了25名某化工厂TNT作业人在服用维生素C前后尿中TNT、DNAT的含量。结果显示,服用维生素C后尿中TNT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尿中DNAT的含量呈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某化工厂接触TNT的作业工人进行体检,并采集发样进行锌、铜、铁含量的测定分析。接触组选自化工厂一车间TNT作业男工44名,对照组为该厂不接触TNT的二车间工人及管理干部13入。两组人员的工龄均在一年以上,且工龄、年龄等条件基本一致。监测结果车间空气中TNT浓度,在所设5个采样点的37个测值中,TNT平均浓度为2.35mg/m‘(0.42~11.30mg/ms),其中超过国家卫生标准(ling/ms)的占56.75%。经统计学分析,接触组发铜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发锌、发铁含量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  相似文献   
5.
背景: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TNT)中毒机制至今尚未研究清楚。尽管车间空气中TNT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1mg/m^3)以下,职业接触者仍有中毒现象发生,对此种职业损伤的预防机制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目的:了解TNT对作业工人发中锌铜铁含量的影响,为生物监测指标的探讨提供一定的线索,并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设计:非随机对照的研究。地点、对象和干预:兰州某化工厂工龄在1年以上接触TNT的一车间作业男工44人和不接触TNT的二车间工人13人。自后枕部发根处剪取发样。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接触TNT男工及对照人员发中锌、铜、铁含量。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工人发锌、发铜和发铁含量。结果:接触组发铜平均含量为20.50ug/g,显著高于对照组(18.26ug/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59,P&;lt;0.05),发锌、发铁的含量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发锌含量与车间空气中TNT浓度间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一反应关系(r=0.917,P&;lt;0.05)。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发锌水平可以作为生物监测的指标。发铜对TNT职业损伤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作为早期TNT职业损伤干预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以兰州市某化工厂从事 TNT作业的 5 1名工人为接触组 ,不接触 TNT的 11名大学生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接触组尿中 TNT及 DNAT的含量均随车间空气中 TNT浓度的增高呈上升的趋势 (r TNT =0 .84 0 6 ,r DNNT=0 .812 4 ) ,并且尿中 DNAT的含量随接触工龄的延长也明显增加 (r=0 .9870 ,P <0 .0 5 )。认为尿中 DNAT含量的检测 ,更适合作为职业接触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行为环境保护对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TNT)慢性职业损害的影响。方法:对177名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教育;检查144人下班洗浴后皮肤TNT残留情况,检测32名志愿者口服维生素C对尿中三硝基甲苯及主要代谢产物2,6-二硝基-4-氨基甲苯(2.6-dinitro-4-amino-toluene,DNAT)指标。结果:作业人员下班洗浴后皮肤TNT残留检出率明显下降,干预前、干预后1周、干预后3周下班洗浴后皮肤TN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9%。35.6%,13.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4.2,P&;lt;0.01);尿中TNT及DNAT均呈降低的趋势(P(0.01);志愿者口服维生素V后,尿TNT含量呈上升趋势,尿DNAT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健康教育是预防TNT慢性中毒有效的方式方法。在现有生产条件下,预防TNT职业危害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乡镇、个体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开放,职业性中毒者逐年增多,而且以民工多见;其特点为年龄小、工龄短、中毒重、易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两例铅中毒误诊情况报告如下。例1:病例摘要男、19岁、农民。在当地某乡镇企业从事翻砂和喷粉工,工龄16天,工作...  相似文献   
9.
采用紫外光灯观察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了兰州某化工厂113名TNT作业工人尿中粪卟啉(CP)及δ-氨基-γ-酮戊酸(δ-ALA)含量。结果发现:接触组尿CP定性分析阳性率高达82.3%,随着空气中TNT浓度的增加,CP阳性率呈增加的趋势;尿δ-ALA≥4mg/L有17人,占15.0%,且δ-ALA含量的增高,在接触工龄较长(10年以上)组表现得更为突出。7名对照尿CP定性皆为阴性,尿δ-ALA含量都小于4.0mg/L。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尿CP检测可以作为健康监护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行为环境保护对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TNT)慢性职业损害的影响。方法:对177名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教育;检查144人下班洗浴后皮肤TNT残留情况,检测32名志愿者口服维生素C对尿中三硝基甲苯及主要代谢产物2,6-二硝基-4-氨基甲苯(2.6-dinitro-4-amino-toluene,DNAT)指标。结果:作业人员下班洗浴后皮肤TNT残留检出率明显下降,干预前、干预后1周、干预后3周下班洗浴后皮肤TN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9%,35.6%,13.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4.2,P<0.01);尿中TNT及DNAT均呈降低的趋势(P<0.01);志愿者口服维生素C后,尿TNT含量呈上升趋势,尿DNAT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健康教育是预防TNT慢性中毒有效的方式方法。在现有生产条件下,预防TNT职业危害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