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得气与临床疗效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得气是传统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针刺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结合现代临床研究,笔者就得气的指征、得气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目前得气研究存在的主观性比较大,如何以一种客观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得气状态是目前针刺得气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脑功能成像技术可能成为得气客观化研究中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海马NF-κB和I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栓子注入法制作多发梗塞性痴呆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并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针刺处理3周后,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海马NF-κB和I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海马NF-κB及I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同时,针刺组大鼠海马NF-κB、I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针刺能够增强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海马NF-κB、I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痴呆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根治术须切除患侧的乳腺、胸大肌、胸小肌、腋窝淋巴结及结缔组织。由于切除范围较广,术后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将会造成患侧上肢的功能障碍,进而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乳腺癌术后的功能锻炼,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即卧床期、下床活动期及出院后。我院自2000年7月-2004年12月,做乳腺癌根治术30例,术后经过及时的功能锻炼及细致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淑华  管莉萍 《妇幼护理》2022,2(13):2981-2984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依从性及盆底肌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9 年 2 月 至 2021 年 7 月期间进行生产的初产妇 90 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产妇分为研究组 47 例与对照组 4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的盆底康复依从性、盆地肌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的盆 底康复总依从性、盆底肌功能恢复三级以上比例、生活质量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产妇产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初产妇 的盆底康复依从性,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5.
6.
7.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自由基的增加引发氧化应激,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故氧化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价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氧化损伤中脂质、蛋白质、DNA的氧化生物标志物以及相关酶和非酶抗氧化剂的间接标志物。过去10年,虽然报道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些氧化应激标志物,但仍需寻找同时具备敏感度高和专一性强的氧化损伤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预防感染。方法:取2014年1-9月份在我院分娩新生儿1500例为实验组,出生时脐带用气门芯结扎离脐根部0.5cm 部位处剪断脐带。出生后24-96h 内再次取出气门芯使其自然脱落,出院前手把手教会产妇及家属脐部护理方法,并在产后访视时再次指导。再取2013年同期采取传统方法(出生时脐带用气门芯结扎离脐根部0.5cm 部位处剪断脐带)。出生后24h 再次剪刀修剪残端并用5%高锰酸钾溶液烧灼止血,同样教会产妇及家属脐部护理方法。也为15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脐带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2014年脐部感染率为2%,而2013年因再次修剪脐带残端而引起的出血、脐炎或使用5%高锰酸钾溶液烧灼止血不当而发生皮肤烧伤等脐部感染率为6%,两组比较。结论:改进后的脐部自然脱落脐部护理方法较传统的脐部残端再次修剪脐部护理方法脐部感染发生率显降低[1],有效地预防了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有利于出院后新生儿脐部家庭护理操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构建卒中后痉挛大鼠动物模型,并分析早期针刺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并改进卒中后痉挛大鼠模型,采用ZeaLonga评分标准评价动物的神经功能,生理记录仪观测大鼠肌张力的变化,并分析针刺夹脊穴的作用。结果造模后大鼠的平均H波最大波幅值明显升高,呈现高肌张力状态。针刺干预可明显逆转上述异常改变。结论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制作的卒中后痉挛大鼠模型具有稳定性强、存活期长等优点,是进行卒中后痉挛基础研究和疗效评价的理想模型。早期针刺夹脊穴可改善痉挛大鼠的高肌张力状态。  相似文献   
10.
留针作为针灸临床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被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从病程、病种、病情和针刺部位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留针时间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现代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并发展了古人对留针的认识,但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较少,大多只停留在观察阶段.今后,临床研究应采用科学严谨的设计方法,设计符合中医特色的研究方案,对留针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把握针刺治疗中留针的规律,确定各种疾病的最佳留针时间,以利于构建规范化、系统化的针刺治疗临床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