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和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在小鼠受精卵第一有丝分裂期(M期)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分别用MAPK激酶特异性抑制剂(U0126)和MPF特异性抑制剂(roscovitine)抑制受精卵细胞MAPK和MPF的活性,通过同位素测定MAPK和MPF的活性变化,利用显微镜进行形态观察来判定MAPK活性变化对受精卵发育的影响.结果在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期,正常组小鼠受精卵MAPK和MPF的活性均有短暂升高.在U0126处理组,MAPK的活性受抑制会导致受精卵处于M期而不发生分裂,但MPF的活性未受到影响.在roscovitine处理组,MPF的活性受到抑制导致受精卵处于M期不发生分裂,此时MAPK不发生活化.结论 MAPK和MPF的活化对于小鼠受精卵完成有丝分裂是不可缺少的,在有丝分裂期MPF参与MAPK的活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流水线为基础,建立标本质量分级评估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方法利用流水线前处理拍照的图像结果初筛标本,对疑似问题的标本加测血清指数,设定标本质量的分级标准并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血清指数警报阈值,将血清指数结果编译为相应文字描述自动写入结果报告备注中,标本采血管图片保存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中并可在审核界面随时调阅,自动审核拦截的问题标本由人工进行审核。结果溶血、脂血和黄疸血指数重复性以变异系数(CV)表示,分别为0.6%、0.7%、1.3%,提示重复性良好。统计流水线检测的657 770份标本,前处理筛选的疑似问题标本占总标本量的11.9%,进行血清指数检测并证实为溶血、脂血和黄疸血的标本分别占总标本量的1.6%、1.2%和0.3%。根据干扰实验结果,11个项目设定溶血血清指数警报阈值,而脂血和黄疸血各1项。结论通过建立基于流水线的标本质量解决方案,实现了标本质量的分级实时提示,确保无漏检,有助于减少血清质量导致的分析前误差,简化了实验室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Alzheimer病 (AD)转归与外周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 32例处于痴呆前阶段的老年人 (PD组 )和其中发展为AD的 1 1例老年人 (PD1组 )以及 1 6例正常老年人 (对照组 )进行 5项免疫指标 (Ig A、Ig G、Ig M、IL- 1 β、IL- 2 )的检测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AD患者 Ig A、IL- 1β、IL- 2浓度明显升高 (P<0 .0 5) ;AD患者与其处于痴呆前阶段时相比较 ,Ig A、IL- 2浓度明显升高 (P<0 .0 5) ,IL- 1β升高但差异不显著 (P>0 .0 5) ;在痴呆前阶段的老年人中 ,与未发展为 AD老年人和正常老年人相比较 ,最终发展为 AD老年人的 IL - 1β浓度明显升高(P<0 .0 5)。结论 患者免疫功能改变是引发 AD病的病因之一 ,对处于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 ,当其免疫功能改变时 (IL- 1 β明显升高 ) ,AD发病率会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在冠心病(CHD)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CHD患者183例,非CHD患者16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第2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对待检血清样品进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Lp(a)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HD发病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灵敏度及特异度。应用摩尔浓度(nmol/L)替代常规使用的质量浓度(mg/dL)来表达Lp(a)水平。结果 CHD组与非CHD组患者的HDL-C、TG、apoA-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LDL-C、TC、apoB均明显低于非CHD组,而Lp(a)水平明显高于非C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p(a)诊断CHD的cut off值为30.8nmol/L,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0.7%、71.2%。血清Lp(a)水平高于30.8nmol/L者CHD患病率明显高于Lp(a)水平低于30.8nmol/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a)升高是发生CHD的危险因素,与血清中其他常用指标相比,Lp(a)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与尿液渗透压的关系,从而了解尿液渗透压对于红细胞形态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区分尿中红细胞的来源。方法:采用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的Sysmex UF-50尿液全自动分析仪来测定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利用冰点渗透压测试仪测定尿液的渗透压。结果:随着尿液渗透压的不断减小,70%红细胞前散射光强率(RBC—P70Fsc)和平均红细胞前散射光强度(RBC—MFsc)减小,平均红细胞荧光强度(RBC—MFI)则缓慢的增加,而红细胞前散射光强度分布宽度(RBC—Fsc—DW)在渗透压等于280mOsm/KgH2O时达到最大值。结论:尿液渗透压的减小会导致尿液中的红细胞由均一性红细胞向非均一性红细胞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试剂中还原型辅酶(NADH)含量变化对试剂盒线性范围的影响。方法 对两个具有不同NADH含量的同一品牌AST试剂的线性范围、精密度、灵敏度、试剂空白等性能指标分别进行验证,利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浓度的方法测定NADH的摩尔消光系数,进而评估NADH浓度变化对分析性能的影响。结果 较高及较低NADH浓度AST试剂的R1试剂中NADH浓度分别为0.21 mmol/L(基础吸光度为1.187 6)和0.13 mmol/L(基础吸光度为0.7567),NADH浓度降低可造成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减小,检测上限由1 629 U/L降至1 263 U/L。NADH浓度变化对两种试剂的精密度、灵敏度、试剂空白等性能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 AST试剂盒的R1试剂中NADH浓度降低(基础吸光度减小)可造成样品检测线性范围减小,因此实验室通过合适的线性评估方案定义其AST试剂能够满足线性范围的基础吸光度标准,对于判断试剂质量、保证高值结果准确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辽宁地区大样本体检人群数据,分析转氨酶的季节性变异,评估季节性变异对人群筛查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09~2011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20~79岁体检人群。进行性别分组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将三年的相同月份数据叠加后,分析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月均值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统计分析ALT,AST月均值间的差异,评估季节性水平变化对结果判断的影响。结果 共提取167 496份测试结果,ALT男性和女性的月均值变异系数分别为4.7%和3.9%,月均值最大变化幅度分别为14.4%和11.2%; AST男性和女性月均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5%和2.6%,月均值最大变化幅度分别为7.6%和9.0%。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转氨酶水平较高和水平较低的连续三个月的均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个三月组的转氨酶水平变化导致人群超过参考区间上限的比例出现差异:ALT变化1.8%(男性),1.3%(女性); AST变化0.3%(男性),0.5%(女性)。结论 ALT和AST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异,基于转氨酶参考区间进行正常人群筛查时应注意将季节性因素考虑其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