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颈静脉血气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脑循环与代谢障碍是急性颅脑损伤最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因而,研究脑损伤后脑循环与代谢变化规律对于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救治具有较大价值.由于脑氧代谢水平与脑循环状态密切相关,所以监测脑氧代谢指标可以间接反映脑循环状态[1,2].本研究通过颈静脉留置导管的方法,监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急性期颈静脉血气变化,探讨颅脑损伤后脑循环变化特点及与颅内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监护在急性颅内血肿救治中价值。方法 选择两组病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监护组:对65例急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了持续ICP监测和CPP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治疗;非监护组:65例病情相似的患者按常规治疗,不做ICP监测和CPP监测。结果 监护组65例在治疗前ICP均增高。56例CPP降低;ICP和CPP数值高低与治疗效果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别,监护组死亡率12.3%,非监护组20%,监护组人均甘露醇用量、电解质紊乱及少尿型肾衰发生率均低于非监护组。结论 ICP和CPP监护在颅内血肿救治中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脱水剂用量及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人工过度通气对颅脑手术病人脑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采用颈内静脉血气监测技术,观察不同程度的人工过度通气对颅脑手术病人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对36例颅脑手术患者进行过度通气,根据呼期末二氧化碳分压(PCO2)将病人分为A、B、C3组,其PCO2分别控制在4.5、4.0和3.5kPa.通气1h后,同时采集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样,检测颈静脉血样饱和度(SjO2),计算脑氧摄取(CEO2)、颈静脉血氧含量(CjO2)和脑动静脉氧差(AVDO2).结果A、B组通气前后SjO2、CEO2、CjO2和AVDO2变化不大;C组通气后SjO2和CjO2降低,CEO2增高,与基础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深度过度通气(PCO23.5kPa)可导致脑氧代谢障碍.维持PCO2在4.5~4.0kPa可能是过度通气治疗时需要掌握的安全界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