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腋路、锁骨上)在桡骨远端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 90例择期行“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手术”的成年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组(A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组(B组)、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组(C组).记录操作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测定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分布区的痛觉消失时间,评价感觉阻滞效果、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3组患者基本资料与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镇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桡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痛觉消失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患者尺神经痛觉消失时间比较[(21±6) min比(20±5)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长于B组[(8±5)min](P<0.05);A组和C组前臂内侧皮神经痛觉消失时间比较[(18±6) min比(17±6) min],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B组[(10±6)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效果优秀率最高(90%).A组和C组分别有2例和1例患者出现膈神经阻滞,B组有1例患者止血带不耐受. 结论 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时尺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痛觉消失时间短,在桡骨远端手术中麻醉优秀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胸神经Ⅱ(pectoral nervesⅡ,PecsⅡ)阻滞与胸椎旁神经(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TPVN)阻滞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及对炎性细胞因子、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ecsⅡ组与TPVN组,每组40例,并以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PecsⅡ组采用PecsⅡ阻滞,TPVN组采用TPVN阻滞。比较两组术后0.5、2、4、6、12、24、48 h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镇痛持续时间、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检测术前、术后1、3 d时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比较术后1、2、3d时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40-item Quality of Recovery Questionnaire,QoR-40)评分,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与TPVN组相比,PecsⅡ组在术后2~24h时的VAS评分均明显更低,镇痛持续时间更长,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更少(P<0.05)。PecsⅡ组在术后1、3 d时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TPVN组(P<0.05)。PecsⅡ组QoR-40评分在术后1~3 d均明显高于TPVN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17.50%vs25.00%,P>0.05)。结论:PecsⅡ阻滞相较于TPVN阻滞对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更好,还可有效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升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术毕前不同药物加强镇痛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9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N组、S组、D组,各30例。术毕前15 min,N组给予生理盐水,S组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D组给予地佐辛5 mg,均稀释至5 mL。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苏醒时间,镇静、镇痛、躁动评分,苏醒室停留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3组间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躁动发生,N组躁动发生率(53.3%)显著高于S组、D组(P0.05),S组、D组躁动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S组苏醒时间最长,Steward苏醒评分最低,与N组、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Prince-Henry疼痛评分显著高于S组、D组(P0.05);N组麻醉后监护室(PACU)停留时间显著长于S组、D组(P0.05);S组术毕呼吸抑制发生率及纳洛酮使用率显著高于N组、D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丙泊酚靶控全麻术毕前以地佐辛5 mg加强镇痛,躁动发生率低,苏醒评分高,且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不延长,术毕不良反应也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Ⅱ型胸神经阻滞(PecsⅡ)多模式镇痛在乳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疼痛-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3月行乳腺切除手术的成年女性乳腺癌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联合PecsⅡ多模式镇痛组(PGN组)、全身麻醉联合PecsⅡ组(GN组)、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30例。比较3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疼痛-应激因子[神经肽Y(NPY)、前列腺素E2(PGE2)、血管紧张素Ⅰ(AngⅠ)、皮质醇(Cor)]、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静程度(Ramsay评分)、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功能状态(KP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3组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发生情况。结果 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N组术后48 h阿片类药物用量少于GN组、G组,住院时间短于GN组、G组(P<0.01)。PGN组术后12、24、48 h血清NPY、PGE2、Ang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开胸手术病人围术期疼痛控制及血清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行开胸手术治疗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使用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使用药物为罗哌卡因,观察组联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芬太尼镇痛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拔管后5分钟时躁动评分(R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VAS评分、血清PGE2、β-E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开胸手术病人围术期疼痛控制效果满意,降低应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胸神经II(pectoral nervesⅡ,PecsⅡ)阻滞与胸椎旁神经(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TPVN)阻滞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及对炎性细胞因子、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改良乳腺癌根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