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背景:目前常用的成脂刺激剂主要由胰岛素、地塞米松、IBMX和吲哚美辛组成,该体系涉及处理因素多、诱导周期长且对细胞毒性大,不利于脂肪形成抑制效应的研究。 目的:建立快速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培养体系。 方法:大鼠全骨髓细胞原代培养,胰酶消化传代,富集形态均质的间充质干细胞,利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和吡咯列酮体外单独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设立无糖、低糖和高糖DMEM三种基础培养体系,以经典的成脂刺激剂作为阳性对照,在诱导的不同时间点对分化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油红O染色。 结果与结论:与经典成脂刺激剂相比,罗格列酮或吡咯列酮单独均能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吡咯列酮诱导48 h和罗格列酮诱导72 h均可观察到富含脂滴或脂泡以及油红O染色的阳性细胞,吡咯列酮与罗格列酮的最佳诱导浓度分别为0.125 mmol/L和10 μmol/L,而高糖环境利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说明基于高糖培养环境的以吡咯列酮或罗格列酮做为成脂刺激剂的培养体系可快速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我院2017年7-9月份所收集的31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1例报告中,女性发生率(51.61%)明显高于男性(48.39%);在给药方式中,静脉滴注引发的ADR占90.32%,口服途径引发的ADR占6.45%;ADR发生率最高的是抗菌药物(35.48%),其次是神经系统药物(16.13%);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发生ADR居首位(5例)其次是大环内酯类(4例);ADR涉及器官或系统的ADR以消化系统损害最多,共10例(32.26%)。结论医院应加强ADR监测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铅暴露环境中产妇血铅、脐血铅及乳汁铅测定的意义。方法前瞻性选择45名电子垃圾拆解场周围产妇作为观察组,对其分娩时母血铅、脐血铅及乳汁铅进行测定,同时随机选取非铅高暴露环境的4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血铅、脐血铅及乳汁铅测定值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9名、对照组38名完成研究。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较对照组降低(P < 0.05),观察组新生儿身长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血铅、脐血铅、初乳铅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电子垃圾拆解场周围产妇妊娠期暴露在铅高环境中,可导致胎儿宫内铅暴露,且较高初乳铅亦可能导致哺乳期铅暴露,建议加强铅暴露环境中妇女孕期的防铅工作。  相似文献   
4.
5.
背景:目前常用的成脂刺激剂主要由胰岛素、地塞米松、IBMX 和吲哚美辛组成,该体系涉及处理因素多、诱导周期长且对细胞毒性大,不利于脂肪形成抑制效应的研究.目的:建立快速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培养体系.方法:大鼠全骨髓细胞原代培养,胰酶消化传代,富集形态均质的间充质干细胞,利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和吡咯列酮体外单独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设立无糖、低糖和高糖 DMEM 三种基础培养体系,以经典的成脂刺激剂作为阳性对照,在诱导的不同时间点对分化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油红O染色.结果与结论:与经典成脂刺激剂相比,罗格列酮或吡咯列酮单独均能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吡咯列酮诱导48 h和罗格列酮诱导72 h均可观察到富含脂滴或脂泡以及油红O染色的阳性细胞,吡咯列酮与罗格列酮的最佳诱导浓度分别为0.125 mmol/L和10μmol/L,而高糖环境利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说明基于高糖培养环境的以吡咯列酮或罗格列酮做为成脂刺激剂的培养体系可快速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
本站于2001年10月-2003年12月,采用术前外用尼尔雌醇的方法为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IUD),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