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及随访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接受结直肠癌筛查人群共计783例,其中确诊结直肠癌患者72例,非结直肠癌患者711例。对所有纳入患者进行外周血SEPT9甲基化检测和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SEPT9阳性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术后随访1年,观察外周血SEPT9基因甲基化和患者生存情况的关系。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性别、年龄段、病变位置、TNM分期等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结直肠癌患者SEPT9基因甲基化(70.8%)显著高于非结直肠癌患者(13.5%);SEPT9基因甲基化在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阳性率依次为:47.4%、 69.2%、 88.9%、 88.9%。ROC曲线分析显示,SEPT9的AUC=0.787,高于CA125和CA199(P<0.05),其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86.5%,特异度为70.8%。术后随访1年发现,88.2%的SEPT9基因甲基化阳性患者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转为阴性,与SEPT9甲基化转阴性的患者相比较,SEPT9甲基化未转为阴性的患者预后较差。 结论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可能作为评估结直肠癌风险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进展期胃癌改良FOLFOX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FOLFOX方案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有53例未经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应用改良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入,d1;亚叶酸钙200mg/m2,静脉滴入,d1~d5;替加氟850mg/m2,静脉滴入,d1~d5.21d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结果: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临床有效率(CR PR)为69.8%(37/53),SD 24.5%(13/53),PD5.7%(3/53),手术切除率94.3%(50/53),毒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腹泻、恶心、呕吐及神经毒性.结论:改良FOLF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甲磺酸伊马替尼导致的银屑病进行系统探讨,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水平。 方法报道一例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诱发银屑病的患者,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 结果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加重或诱发银屑病多发生在服药的3~8周后,临床表现多为躯干、四肢部位的皮疹,或出现银屑病甲。治疗措施多为应用糖皮质激素、紫外线治疗或口服甲氨蝶呤,必要时停药,待皮疹控制后有望继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如皮疹反复发作且较难控制,可考虑更换第二代酪氨酸酶抑制剂。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抑制T细胞和细胞因子相关。 结论在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过程中,应重视银屑病的发生,一旦出现需及时对症处理并严密观察,待症状控制后有继续恢复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可能,必要时更换第二代酪氨酸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阑尾炎浆膜下切除的手术经验。方法:201例阑尾炎患者采用浆膜下阑尾切除术。结果:全组均顺利切除。未出现腹腔内出血、肠瘘及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较,采用浆膜下切除的方法,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于术局部更符合生理解剖,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ISR)与开腹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短期疗效.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比较腹腔镜ISR与开腹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所有病例对照试验,包括发表和未发表的资料及会议论文.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之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有关的病例对照研究,合计5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术中出血量[均数差(MD)=-65.42,95% CI为-93.45~-37.38,Z=4.57,P<0.000 01]、排气时间(MD=-0.96,95% CI为-1.45 ~-0.47,Z=3.83,P=0.000 1)及住院时间(MD=-1.69,95%CI为-2.19~-1.19,Z=6.63,P<O.000 01),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MD =6.61,95% CI为-21.29~34.51,Z=0.46,P=0.64)、环周切缘阳性率(OR =1.01,95% CI为0.37 ~ 2.80,Z=0.02,P=0.98)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73,95%CI为0.45 ~1.20,Z=1.23,P=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开腹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略优于腹腔镜组(MD=-1.16,95% CI为-2.14~-0.18,Z=2.31,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ISR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在术后短期疗效方面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9岁。以“多发皮下肿物4个月”于2013年9月收入我院。患者4个月前无意中发现脐上皮下一直径约1 cm肿物,无痛痒感。之后在颈、肩、胸等处发现多个大小不等皮下肿物,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饮食休息可,大便干结,无黑便,小便正常。患者有2型糖尿病病史10年,间断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在10 mmol/L左右。饮酒30年,250 g/d,家族中无肿瘤罹患者。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颈、肩、胸、腹壁、左肘部可见多个皮下肿物,大者直径约4 cm。局部皮肤充血,无破溃,表面光滑,质韧,活动度可,边界清,无触痛。腹软,未触及明显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肛诊未见明显异常。入院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肿瘤标记物:CEA 559.80 ng/mL, CA19-99.06 U/mL, CA72-460.97 U/mL,AFP 1.00 ng/mL,CYFRA 4.36 ng/mL,NSE 13.08 ng/mL。考虑为消化道肿瘤转移,遂行腹盆腔强化CT检查,结果示贲门胃底区胃壁不规则增厚,局部呈肿块样向腔内突起,边缘模糊,腹膜后血管间隙模糊,腹壁多处皮下见密度增高结节影,皮肤局限性增厚,盆腔内脂肪间隙模糊。诊断:贲门癌腹膜后、盆腔淋巴结转移。行胃镜检查,贲门后壁见直径约1 cm溃疡,表面覆污苔,周围黏膜僵硬;胃角变形,可见直径约1 cm溃疡,质硬,触之易出血;胃窦近幽门处可见一直径0.5 cm溃疡,表面不平,质软。对胃角、贲门、胃窦黏膜及部分腹壁病变活检,病理结果示:低分化腺癌伴印戒细胞癌(胃角、贲门、胃窦);皮下肿物转移性低分化腺癌伴印戒细胞癌。遂行FOLFOX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要求出院,3个月后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族性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利于该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方法:随访2个家族性胃癌家系,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家系中共发现6例胃癌患者,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家系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与文献报道相符合。结论:家族性胃癌具有独特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发病早;预后差;可同时或异时伴发其他器官肿瘤;CDH1基因种系突变携带者外显率高;病理多为弥漫浸润型,分化程度低,较早出现淋巴结转移;同一家系中患者病变部位较一致等。  相似文献   
8.
肝内胆囊为少见的先天性异常,异位肝内胆囊多发结石合并化脓性胆囊炎及周围蜂窝组织炎、胆总管下端结石极为罕见.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4岁.因间断性右上腹部胀痛伴发热2个月收入院.无恶心、呕吐,无远处放射痛,无黄疸、乏力及体重减轻.体温最高达40℃.曾在外院行CT检查,报告为胆囊区多发沙粒样高密度影;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报告为胆囊炎并胆囊床区肝脓肿、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RhoGTP酶解离抑制因子2(RhoGTPase dissociation inhibitor 2,RhoGDI2)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RhoGDI2的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07月至2014年07月采取手术切除的153例结直肠癌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53例肿瘤组织标本和癌旁标本中RhoGDI2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RhoGDI2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且主要在胞浆中表达;但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阳性表达(57.5% vs 0.00%)。结直肠癌组织中RhoGDI2蛋白的表达在低分化组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χ2=2.090,P<0.05)。RhoGDI2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肿瘤的大小呈正相关,肿瘤越大阳性表达率越高(χ2=4.293,P<0.05),并随着肿瘤浸润深度阳性表达率增加(χ2=1.711,P<0.05),其在有淋巴结转移者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5.925,P<0.05)、有远处转移者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χ2=5.519,P<0.05),并且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分期较晚的显著高于分期较早的(χ2=5.683,P<0.05)。RhoGDI2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与年龄(<60 years vs ≥60 years)(χ2=0.054,P>0.05),性别(χ2=0.037,P>0.05)无相关性。 结论RhoGDI2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并且与结直肠癌的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RhoGDI2可能在结直肠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XRCC1基因多态性与中晚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敏感相关性.方法:将77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36例)和常规手术对照组(41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确诊.采用荧光直接测序法测定XRCC1 399位点多态性与中晚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组肿瘤细胞坏死率(35.60%)明显高于对照组(3.52%).新辅助化疗组A/A(55.82%)肿瘤细胞坏死率明显高于A/G(32.13%)及G/G(9.17%)的肿瘤细胞坏死率.新辅助化疗组的组织学有效率为41.70%.通过观察化疗前后的CT图片并结合术中探查,新辅助化疗组患者CR 2例(5.60%),PR 15例(41.60%),SD 14例(38.90%),PD 5例(13.90%),总反应率为47.20%.新辅助化疗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80.56%)明显高于对照组(58.54%),P=0.037.结论:中晚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组XRCC1基因399位点A/A多态性与肿瘤细胞坏死率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中晚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基因水平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