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3月,我们从1例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液中同时检出Cyptococcus neoformans(新型隐球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 CRP和 WBC计数对及时、准确反应患者的病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发热门诊 (口腔体温超过 37.5℃ )的各类疾病的儿童共 12 4 5例 ,直接从新生儿足跟底或儿童指端采取全血作 CRP检测和 WBC分类计数 ,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 74 5例发热患者中白细胞计数和 CRP检测同时异常者 195例 ,单独白细胞计数升高 2 0 1例 ;单独CRP升高 98例 ,白细胞计数和 CRP检测同时阴性者 349例。CRP测定和 WBC计数相比 ,卡方值 χ2 =35 .5 ,P<0 .0 0 5 ;WBC计数和 CRP测定加 WBC计数结果比较 ,卡方值χ2 =98,P<0 .0 0 5。结论 :WBC计数比 CRP测定灵敏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联合检测在儿科临床的应用范围广泛 ,较 WBC计数更敏感 ,特异性较高 ,它可以辅助细菌与非细菌感染间的鉴别 ,判断组织炎症或损伤的程度 ,有助于及时、准确反应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葡萄球菌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新生儿葡萄球菌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利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微生物鉴定系统及试剂,对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临床诊断败血症的患儿,血培养分离出的118株葡萄球菌作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葡萄球菌占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76.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占首位(34.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占50.8%,MRS的耐药性明显高于MSS,表现为多重耐药,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结论:葡萄球菌为新生儿败血症主要致病菌;应根据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并检测MRS。  相似文献   
4.
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抗结核杆菌抗体及初步应用鲁严,彭晓红,盛裕芬目前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结核杆菌抗体(TBAb)大多为二步法,孵育时间较长,我们建立了双抗原夹心快速ELISA检测TBAb获得较好结果,并已制成试剂盒。材料和方法临床确诊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CHD)发病率在我国迅速增高,机体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C反应蛋白(CRP)是在炎症、组织损伤或感染时由肝脏产生的急性期蛋白,它是血液中的一种炎症标志物。许多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子,可以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我们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hs-CRP含量的变化进行观察,并作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例病程为 2年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男 ,2 2岁 ) ,因急性发作而入院行骨髓移植治疗。先用马利兰4mg/(kg·d) 4天和环磷酰胺 10 0mg/(kg·d) 2天预处理 ,8天后接受孪生兄长 110 0ml异体骨髓移植。移植后第 7天WBC 2 0 0× 10 9/L ,患者畏寒、高热 ( 4 0℃ ) ,第 9天全身皮肤出现痛性结节、脓肿。局部皮肤脓肿穿刺液沙堡琼脂 (SDA)培养、血培养肉汤增菌液多次分离到黄曲霉。患者经两性霉素B脂质体、5FC、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治疗 4个月 ,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ALISEI全自动酶免仪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于2001年6月购人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并与手工操作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2月 ,我们从 1例骨髓移植术后患者腿部脓肿引流液标本中分离到黄曲霉菌 (Aspergillus flavus) ,现报告如下。1 病 例患者 ,男 ,2 9岁 ,患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CML)两年 ,经化疗后缓解 ,血常规 :WBC2 .1× 10 9/ L,N 0 .89,L 0 .0 7,M0 .0 4,幼稚细胞未见。于 2 0 0 2年 2月进行骨髓移植 ,术后两周患者腿部发现数个脓肿 ,切开引流液两次培养分离均检到该菌。予脂质体两性霉素 B及斯皮仁诺胶囊治疗后好转。2 细菌鉴定将脓肿引流液用无菌生理盐水搅动 ,倾去上层液体 ,发现直径约 1~ 3 m m颗粒 ,取 1粒颗粒 ,滴 1滴 10 % KOH…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产超广谱β-丙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Kpn)和大肠埃希菌(Eco)的TEM基因进行序列测定。方法 分A、B、C3段扩增TEM基因,并对A、B、C3段扩增产物进行四色荧光标记全自动测序。结果 来源于呼吸道(痰)的3株Kpn和分别来源于呼吸道(痰)、泌尿道(尿)、胆道(胆汁)和分泌物中的11株Eco测得的TEM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被检测的来源于不同病灶、不同菌种(Kpn与Eco)的产产超广谱β-丙酰胺酶(ESBLs)含同种TEM的质粒。  相似文献   
10.
联合检测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价值。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MA)、转铁蛋白 (TRF)、IgG和α1 微球蛋白 (α1 MG) ,Jaffe速率法测定尿肌酐。结果 :糖尿病尿蛋白定性阴性组和阳性组的尿微量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分别为 (1.65± 0 .78)mg/mmol、(0 .2 2± 0 .19)mg/mmol、(1.2 1± 0 .62 )mg/mmol、(0 .98± 0 .45 )mg/mmol) ,且尿蛋白定性阳性组的尿微量蛋白较阴性组显著增高 (P <0 .0 1)。单项检测尿微量蛋白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阳性率较低 ,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阳性率 ,四联检测阳性率可达 92 .8%。结论 :联合检测尿MA、TRF、IgG和α1 MG是诊断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