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构成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3月—2014年10月我科住院的57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60岁~69岁为A组,70岁~79岁为B组,≥80岁C组,对其病因、诱因等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是老年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发病率分别56.7%、42.6%、33.2%),且多为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多种病因所致,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退行瓣膜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感染、心肌缺血加重、心律失常是其主要诱因(其发病率分别35.8%、26.3%、17.9%)。结论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是老年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且多为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多种病因所致,感染、心肌缺血加重、心律失常是其主要诱因,积极防治病因及诱因是防治老年心力衰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胰岛素相对敏感性为胰岛素抵抗的代表指标,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并与急性期非相应治疗及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比较胰岛素抵抗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00-07/2003-04解放军总医院第三0九临床部第二干部病房收治老年脑梗死患者49例,年龄&;gt;60岁,无糖尿病和胰岛素应用史,按病程、头颅CT或MRI将其分为两组:①急性脑梗死组33例,病程&;lt;3周,影像学显示有新鲜的病灶。其中25例进行了治疗,包括低分子肝素钠1432Iu,皮下注射,2次/d,共1周;葛根素注射液0.5g及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g,静滴,1次/d,共2周。②恢复期脑梗死组16例,病程≥3周。对照组26例为同期老年健康查体者。所有被试者均测定了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及C肽、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和胰岛素相对敏感性。以胰岛素相对敏感性为主要观察指标,同时进行其他相关因子的比较分析。结果:3组75例受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以对照组胰岛素相对敏感性为100%,急性脑梗死组和恢复期脑梗死组分别为420h,和67%。②25例经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组患者,以治疗前胰岛素相对敏感性为100%,治疗后为150.7%。结论:①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对胰岛素的相对敏感性下降,即存在着胰岛素抵抗现象,恢复期患者仍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但程度明显减轻。②治疗干预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提示早期干预胰岛素抵抗可起到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康复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经受到了媒体及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减少MRSA感染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目标,正如Shiltlleworth 2004年在《护理时报》上提倡的“保持清洁”运动,目标就是控制感染,尤其是对耐药病原体的控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多种因素,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4.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bFGF是一种作用广泛的细胞因子,其最显著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因此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等方面受到关注。除了通过经典的受体途径发挥作用外,高分子量bFGF还具有核转位现象,其核转位只发生在G1-S过渡期。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发现了能与bFGF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研究bFGF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评价持续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特点。方法以2006年3月—2010年1月住院的房颤病人57例为研究对象,同期住院非房颤病人57例为对照组。应用美国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18种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心脏指数(CO/CI)、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SV/SI)、外周血管阻力/阻力指数(SVR/SVRI)、速度指数(VI)、加速指数(ACI)、液体水平(TFC)、左室功能/左室功能指数(LCW/LCWI)、预射血期(PEP)、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时间比率(STR),对其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结果房颤病人的CO/CI、SV/SI、VI、ACI较非房颤组低下(P〈0.0 5);房颤组的PEP较非房颤组延长(P〈0.0 5);房颤组LVET较非房颤组缩短(P〈0.05);房颤组的STR较非房颤组增大(P〈0.05)。结论房颤病人的左室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原因、临床表现、徒手压迫法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3月2012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干部病房住院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6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用徒手压迫法治疗均1次性成功,成功率100%,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与多种因素有关,早发现,早诊断,及时予徒手压迫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背景:接受肝移植的患者均为晚期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损害,心室负荷加重,导致心肌肥大,心肌间质纤维化,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同样受到损伤。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基于胸腔生物电阻抗,可无损伤地提供反映左心室泵血功能参数及收缩功能参数。 目的:采用美国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检测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后早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观察,于2005-01/2006-12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干部病房完成。 对象:选择接受原位肝移植的患者50例。 方法:应用美国BioZ.Com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肝移植患者移植后7 d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包括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心脏收缩加速指数及胸腔液体量水平等。 主要观察指标:肝移植后早期(ICU内)不同时段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肝移植后第2天开始患者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心脏收缩加速指数明显低于移植前(P < 0.01),外周血管阻力、胸腔液体量水平明显高于移植前(P < 0.01),这种变化于移植后第3天达到高峰,移植后第7天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逐渐恢复至移植前水平。 结论:肝移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尤以移植后二三天最重。因此,密切监测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肝移植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心肌梗死前综合征,老年患者较易发生.老年患者危险因素较多,且其冠状动脉发病多为多支多发严重病变,易恶化成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大量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能显著降低其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2005年10月~2007年7月我科在西医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评价持续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特点。方法以2006年3月—2010年1月住院的房颤病人57例为研究对象,同期住院非房颤病人57例为对照组。应用美国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18种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心脏指数(CO/CI)、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SV/SI)、外周血管阻力/阻力指数(SVR/SVRI)、速度指数(VI)、加速指数(ACI)、液体水平(TFC)、左室功能/左室功能指数(LCW/LCWI)、预射血期(PEP)、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时间比率(STR),对其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结果房颤病人的CO/CI、SV/SI、VI、ACI较非房颤组低下(P〈0.0 5);房颤组的PEP较非房颤组延长(P〈0.0 5);房颤组LVET较非房颤组缩短(P〈0.05);房颤组的STR较非房颤组增大(P〈0.05)。结论房颤病人的左室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择期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临床评价.方法 以2005年5月-2008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后7 d~14 d内成功完成PCI治疗的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应用美国Bioz 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 18种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 (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心脏指数( CO/CI)、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SV/SI)、外周血管阻力/阻力指数(SVR/SVRI)、速度指数 (VI)、加速指数(ACI)、液体水平(TFC)、左室功能/左室功能指数(LCW/LCWI)、预射血期( PEP)、左室射血时间(LVET)、收缩时间比率(STR),对治疗前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结果 成功PCI使收缩时间比率、SVR/SVRI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速度指数、加速指数、左室功能/左室功能指数显著提高(P<0.05).结论 择期PCI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功能,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可作为评价PCI疗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