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不同时间的前房角变化,分析影响术后前房角度数(ACA)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非随机的连续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屈光中心接受有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81例(81眼),患者术前,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行Visante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 查,测量术前、术后鼻侧和颞侧ACA及术后拱高。分析术后ACA与术前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直径、前房深度、前房容积、水平角膜曲率、术前ACA、ICL直径和术后拱高的相关性。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眼前段各项参数的变化,两两比较采用 Bonferroni检验。 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的ACA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鼻侧ACA较术前减少45%~50%(F=268.73,P<0.001),术后的颞侧ACA 较术前减少44%~49%(F=333.40,P<0.001)。ICL植入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拱高分别为 (640±180)μm、(540±150)μm和(530±160)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4.14,P<0.001);术后 1个月内拱高下降趋势明显,术后1个月至术后6个月期间拱高下降趋势明显减缓。 ICL植入术后鼻 侧ACA与术前前房容积、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前ACA呈正相关(r=0.426,P=0.003;r=0.377,P=0.008; r=0.525,P<0.001);与ICL直径、拱高、术前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直径无相关性。 ICL植入术后颞侧ACA与术前前房容积、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前ACA呈正相关(r=0.392,P=0.006; r=0.376,P=0.008;r=0.594,P<0.001),与ICL直径、拱高、术前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直径无相关性。结论:ICL植入术后前房角明显减小,随访期内患者前房角开放度数基本稳定, 没有进一步变窄。  相似文献   
2.
背景:体外建立稳定可靠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模型,目前培养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 目的:探索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的方法。 方法:采用2.5 g/L胰蛋白酶和0.02%EDTA消化、分离、体外原代培养及消化传代脐静脉内皮细胞,简化完全培养液组分(不添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肝素等辅助因子),当原代培养细胞80%以上汇合,根据细胞特有的形态学特征和Ⅷ因子进行内皮细胞的鉴定。 结果与结论:种植在培养瓶中的内皮细胞2 h贴壁生长,24 h换液后内皮细胞80%融合,细胞状态好,内皮细胞呈单层铺路石样外观,经过镜下观察和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证明是脐静脉内皮细胞。证实用胰蛋白酶灌注脐静脉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获得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可靠性大,成功率高,可以构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关键词: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培养;形态学;鉴定 缩略语注释:HUVECs: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5.008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Sirius角膜地形图联合裂隙灯水平光束标记法进行散光术前标记的效果分析,并应用Alpins矢量分析法分析散光矫正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92例(92眼)行中心孔后房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ICL)植入术的中高度近视散光患者,患者术前标记先采用裂隙灯水平光束法进行初次标记,再使用Sirius角膜地形图的量角器功能对标记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并矫正,标记完成后进行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并收集患者屈光数据指标,包括球镜度、柱镜度、散光轴向、等效球镜(SE)、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散光数据包括术后3个月目标矫正散光矢量(TIA)、手术矫正散光矢量(SIA)、差异矢量(DV)、算术误差(EM)和角度误差(EA)等,这些指标采用Alpins矢量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时,患者术眼的球镜、柱镜、SE、安全性指数(术后3个月BCVA/术前BCVA)和有效性指数(术后3个月UCVA/术前BCVA)分别为(0.17±0.32)D、(-0.29±0.34)D、(0.03±0.37)D、1.06±0.12和1.05±0.13。矢量分析指标:术后3个月患者TIA、SIA、DV、EM和EA分别为1.33 D×5°、1.19 D×4°、0.16 D×15°、(-0.11±0.29)D和-1.26°±8.63°,其中16眼(17.4%)的EA为0°,46眼(50.0%)的EA在5°内,84眼(91.3%)的EA在15°之内。矫正指数为0.92±0.25,成功指数为0.31±0.21。结论 Sirius角膜地形图联合裂隙灯水平光束标记法是辅助TICL植入术矫正散光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白燕慧  张明昌 《山东医药》2011,51(50):25-26
目的观察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常规LASIK治疗近视后术眼6mm瞳孔直径下球差的变化情况。方法行波前像差引导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36例(71眼,试验组),行常规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36例(71眼,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3个月用Zywave波前像差仪测量6mm瞳孔直径下术眼的球差。结果术前及术后1、3个月球差均方根值(RMS)试验组分别为0.13±0.11、0.30±0.05、0.32±0.01,对照组分别为0.14±0.12、0.38±0.09、0.41±0.01,两组术前比较P〉0.05,各组手术前后比较、两组术后比较P〈0.05。结论LASIK术后术眼球差持续上升,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比常规LASIK在减少球差上升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Sirius与Orbscan-Ⅱ两种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高度近视者眼前节参数。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拟行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131例(131只眼), 分别以Sirius与Orbscan-Ⅱ测量其角膜直径(WTW)、前房深度(ACD)、角膜最薄点厚度(TCT)及瞳孔直径(PD)等眼前节参数, 比较其结果。结果 Sirius测量的上述参数依次为(11.537±0.320)mm、(3.336±0.208)mm、(512.786±30.559)μm及(3.961±0.524) mm。Orbscan-Ⅱ测量的各参数依次为(11.549±0.287)mm、(3.113±0.204)mm、(501.120±37.810)μm及(4.408±0.560)mm。两种仪器测量WT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3, P=0.133), 而测量ACD、TCT及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04, 9.498, -10.958;均P<0.001)。结论 Sirius与Orbscan-Ⅱ测量WTW一致性较好可相互替代, 测量其他眼前节参数不能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小梁切除与眼球筋膜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65只眼)进展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进行小梁切除与眼球筋膜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术后进行6~18个月随访,对视力、眼压、眼底及滤过泡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无明显下降,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眼压为(11.80±3.50)mmHg(1mmHg=0.133kPa),与术前的(33.50±5.50)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6,P〈0.05)。术后18月80.65%(25/31)形成功能性滤过泡。65只眼末次随访时手术完全成功率为69.23%(45/65),条件成功率24.62%(16/65),二者合计为93.85%(61/65)。结论 小梁切除与眼球筋膜切除联合羊膜移植能有效降低眼压,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球面像差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Orbscan-Ⅱ眼前段分析系统及Zywave波前像差仪对42例(80眼)近视LASIK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检测,分别记录在6.0mm瞳孔直径下的四阶球面像差值、角膜后表面的前凸值、Q值、术中切削光区直径和切削深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ASIK术后四阶球面像差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四阶球面像差值0.0923±0.0761,术后3个月四阶球面像差值为0.6067±0.2454,球面像差的变化量和术中切削深度(R=0.01,P〈0.01)、术后角膜后表面的前凸(R=0.06,P〈0.01)、Q值(R=0.36,P〈0.01)有正线性相关,与切削光区直径(R=-0.131,P〈0.01)有显著负相关。结论LASIK术后四阶球面像差呈负线性增大趋势,球面像差的变化值和术中切削深度、术后角膜后表面的前凸及Q值成正线性相关,和切削光区直径成负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0引言目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仍然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一种主要方式,术中制作一个完全地、厚薄均匀的角膜瓣是术后获得良好视力的保证,微型(机械)板层刀制作角膜瓣术中带来相关的瓣并发症还不能完全避免。其中LASIK术中不完全角膜瓣处理方法有许多种,我们做了3例(3眼)术中直接改作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PRK),对其中经验和教训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LASIK术中发生不完全角膜瓣的情况选取3例(3眼)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18~21岁。术前眼部检查和角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