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257篇
预防医学   12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03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87~2002年,我院收治重症胰腺炎52例,均经手术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通过结扎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20分钟,再灌流7天内,动态观察背侧海马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光镜观察表明:海马各区对缺血的反应性不同,其中以 CA_1区锥体细胞对缺血最为敏感,并且 CA_1区神经元的损伤是迟发性的,再灌流4天后才出现大量神经元的坏死、消失,即“迟发性神经元死亡”(NDN)。电镜下发现:缺血再灌流早期(1~2天),CA_1区神经细胞质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增多。本实验结果表明:短暂性脑缺血所致的海马损伤与脑组织其他区域神经元损伤不同。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分析食品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该区域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17—2021年《成都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等相关规定和要求在温江区大型农贸市场、大型超市、集体食堂、冷鲜肉门店、饭店以及快餐店等地对肉类(生肉和熟肉,包括猪肉、牛肉、羊肉)、水产品(海水和淡水,鲜冻水产品和生食水产品)进行采集并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等主要食源性致病菌,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共采集食品样本1 000份,其中肉类600份,水产品400份,大型农贸市场采集139份,大型超市采集146份,集体食堂采集197份,冷鲜肉门店采集204份,饭店采集201份,快餐店采集113份。共检出致病菌590株,总体检出率为59.00%。不同年份食品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肉类和熟肉制品中不同致病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熟肉制品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生肉类中以沙门菌为主,水产品种主要检测出副溶血性弧菌,但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样地点重要食源性致病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大型农贸市场重要食源性致病菌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冷鲜肉门店,饭店和快餐店重要食源性致病菌阳性率较低。结论 成都市温江区食品安全总体态势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隐患,肉类特别是熟肉制品存在明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水产品则以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为主。大型农贸市场是食品污染的主要场所。在今后应针对以上特点持续加强监督,做好食品安全预警,以降低食品污染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pathogenic fungi in China: 1986 and 1996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 1986年 - 1996年 ,我国致病真菌菌群的变化情况。方法  1986年 1月 1日 - 12月 31日和 1996年 1月 1日 - 12月 31日在全国 2 5个省、市、自治区 4 0多个有代表性的单位对临床或现场确定的致病菌进行了动态研究 ,就病原菌变迁、各区动态情况和具体疾病等作了详细分析。结果 发现 10年间较易治疗的皮肤癣菌比例下降 ,而较难治疗的酵母菌和霉菌比例升高。结论  10年间致病真菌菌群的变化较大 ,我们应根据变化情况进行相应的研究及制定出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时期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血液中的抗体主要经胎盘来自母体,血浆丙种球蛋白含量低故对各种细菌感染的抵抗力低,即使轻微的感染也可酿成败血症等严重后果,新生儿重症细菌感染病死率高。本协作组采用低pH静脉用丙种球蛋白(低pHIVIG)治疗新生儿重型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30例乳腺癌组织和术前及术后血液中的t-PA和PAI-1活性,并分析其与乳腺癌各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术前血液中及组织中的t-PA活性均与乳腺癌的各病理参数无关,而术前血液中及组织中的PAI-1活性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肿瘤分期有关,且二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5916,P<0.01)。术后血液中的PAI-1活性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组织中和术前血液中的PAI-1活性测定可能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以决定治疗方案和选择术后化疗方案,比较术前与术后血液中的PAI-1活性有助于判断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ALNM)的相关因素,并对阴性腋淋巴结行角蛋白19(CK19)检测以发现微转移癌.方法:收集乳腺癌病例138例,建立数据库,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对40例患者441枚阴性腋淋巴结再切片,用CK19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癌抗原153(CA153)、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4个指标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4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的腋窝淋巴结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CA153和HER2为乳腺癌患者ALNM的高危因素;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发现乳腺癌腋淋巴结微转移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