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重度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往对于重度中毒 ,我们大多采用洗胃、导泻、输液等对症治疗。近期有报道采用活性炭血液灌流 (HP)治疗重度中毒。我院自1999年~2000年3月采用活性炭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 (HD)联合治疗急性毒物及药物中毒23例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23例 ,男10例 ,女13例 ,平均(37.4±12.4)岁。中毒类型 :有机磷3例口服量约150~200ml ,口服心律平70片1例 ,巴比妥类及安定类15例 ,口服40~100片不等 ,抗精神病类药阿米替林口服25片1例 ,从中毒到治疗时间2~24h。鱼胆中毒3例 ,…  相似文献   
2.
“移精变气论篇”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精变气论篇”琐谈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田桂敏曹丽娜田淑霄△(050082)“移精变气论篇”,是《内经》中关于精神疗法的一篇专著,就是运用精神疗法转移病人精神,改变患者气血紊乱的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故称“移精变气”。精神疗法是治疗疾病的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灭活处理新鲜血浆(简称病毒灭活新鲜血浆)与未经灭活处理的新鲜血浆(简称新鲜血浆)在保存期内不同时间段有效成分的变化,为临床输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20人份全血(每份400mL),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制备成新鲜血浆(每份200mL)后,将其一分为二,制备病毒灭活新鲜血浆和新鲜血浆,两种血浆每份无菌分装为5等份,立即放入速冻冰箱速冻,在0(制备后小于72h)、3、6、9、12个月分别检测Ⅴ因子、Ⅷ因子、纤维蛋白原(Fib)、亚甲蓝残留量、总蛋白、pH值、K~+、Na~+、Cl~-水平。结果两种血浆随着保存期的延长,Ⅴ因子、Ⅷ因子、Fib、总蛋白、K~+、Na~+、Cl~-水平呈下降趋势,pH值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病毒灭活过程对血浆Ⅴ因子、Ⅷ因子、Fib、总蛋白、pH值、K~+、Na~+、Cl~-水平均有所影响,但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临床用血标准,采用病毒灭活可以在保留血浆基本成分的情况下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田桂敏  冯艳荣 《中药材》1997,20(7):341-341
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活血通经、下乳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乳汁不下、经闭、痛经、乳痈肿痛。本品是常用中药材,由于临床用量较大和产地产量小的矛盾,造成市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笔者在安国药市进行监督检查过种中曾发现王不留行的两个伪品,经鉴定分别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流动采血车献血反应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探讨降低献血反应的对策.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采血车发生献血反应的环境设施及诱发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采血车献血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1,P< 0.01),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是献血者心理因素为44.27%,其次是环境因素为22.29%.结论 加强献血前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好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创造良好的采血环境,提高采血人员的服务质量和采血技术,选择合适的献血体位等,可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尿毒症患者血清锌、铁及铜减低。本文通过观察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补充锌、铁剂前后血清锌、铁及铜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同时补充锌、铁剂是否能提高血清锌及铁的水平,对血清铜有何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本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8~60岁,平均47.43岁。其中慢性肾炎29例,慢性肾盂肾炎1例,多囊肾2例。健康人对照组为本院血库献血员,均无肾脏疾病,年龄20~35岁,平均32岁。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了解导致血液报废的常见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方法 将不合格的含红细胞制品(全血及各类红细胞制剂)按不合格的原因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本市血液报废率在第四季度较高.最常见的原因是HBsAg不合格,其后依此是梅毒抗体、抗-HCV、ALT阳性.结论 为减少血液的浪费,必须做好献血前宣教及咨询指导工作,严把体检质量关,同时改进检测模式,完善SOP,确保血液的质量和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10.
悬浮红细胞与全血在不同时间段溶血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悬浮红细胞与全血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内环境保存于(4±2)℃冰箱中,对红细胞溶血情况的比较。方法取400ml全血20份,分成全血200ml20份,悬浮红细胞1U20份,每份分装6小袋,按0、7、14、21、28、35d贮存后检测2.3-DPG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pH、K+浓度、Na+浓度、红细胞低渗透脆性指标。结果悬浮红细胞与全血中K+浓度、血浆游离血红蛋白随着贮存时间延长而明显增高,Na+浓度、2.3-DPG随着贮存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红细胞低渗透脆性逐渐增加,pH值呈下降趋势。悬浮红细胞中的K+浓度、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红细胞低渗透脆性在不同时间段比全血增高的更明显,悬浮红细胞中的Na+浓度、pH值、2.3-DPG在不同时间段比全血明显降低。结论制备悬浮红细胞过程中,血液经离心分离,其原有的内环境已被改变,对保存不同时间段的悬浮红细胞,质量下降要比全血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