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以拉米夫定为对照,评价国产阿德福韦酯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CB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成人慢性乙型肝炎47例,随机分人阿德福韦酯组(ADV)和拉米夫定组(LAM).ADV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LAM组给予拉米夫定100 mg,1次/d,疗程均为52周.在各随访时间点,检查肝功能、HBV DNA定量和HBV血清学,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52周末ADV组有效率为52.17%,LAM组为69.57%(P>0.05).LAM组在初期治疗中的HBV D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高于ADV组,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两组渐接近.总复发率和HBeAg阳性患者的复发率以LAM组为高,HBeAg阴性患者复发率以ADV组为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DV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2.5%,LAM组为17.39%(P>0.05),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LAM组有3例发生YMDD变异,变异率为13%,其中2例伴随HBV DNA滴度明显升高,ALT水平变化.结论 国产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52周疗效相仿且安全有效.阿德福韦酯较拉米夫定起效慢,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两者疗效渐接近.LAM组的患者在52周末出现YMDD变异,且大多伴随HBV DNA水平及ALT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干扰素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43例,随机分为干扰素组和阿德福韦酯组,检测病人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HBV-DNA、血常规及甲状腺功能变化。结果干扰素组与阿德福韦酯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干扰素组粒细胞减少及流感样症状发生率较高,与阿德福韦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8、39.17,P〈0.05),其他不良反应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相当,但阿德福韦酯的不良反应相对更少。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3岁,干部,于1992年3月17日以“上消化道出血,胰腺占位”诊断收入干部病房住院。病人于20日19时出现胃区不适、腹胀,自服吗丁啉10mg,20分钟后,病人感觉心前区闷痛。该患既往有冠心病史,服药前无此症状。听诊:心率60次/分,心律规整,考虑心绞痛发作,即服心痛定10mg,舌下含消心痛10mg,10分钟后未缓解,又擦救心油1滴(自备),心前  相似文献   
4.
膜结合蛋白是细胞骨架蛋白中重要组成成分,在维持细胞形态、运动、分裂、信息传递、能量转换、代谢调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膜结合蛋白在肿瘤侵袭与转移的发生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膜结合蛋白在恶性肿瘤侵袭及转移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对人成纤维细胞(HLF)、大鼠肝贮脂细胞(Ito细胞)增殖活性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汉防己甲素(Tet)对PDGF促细胞增殖效应的阻断作用。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流、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大鼠肝Ito细胞,并以H-TdR、H-L-脯氨酸掺入法观察细胞增殖效应。结果在1%血清存在下,PDGF对HLF、Ito细胞具有显著的促进DNA合成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随PDGF浓度的升高而作用增强;对无血清培养的HLF、Ito细胞并无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但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联合应用时,则可促进细胞的增殖,并证实PDGF具有促进HLF、Ito细胞胶原合成的作用。Tet在不抑制细胞DNA合成的剂量范围内,即可拮抗PDGF的促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作用。结论PDGF对肝纤维化相关细胞HLF、Ito细胞增殖活性及胶原合成具有促进作用,Tet对PDGF促细胞增殖效应具有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患者126例,其中单纯肝硬化腹水组42例,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42例,伴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42例。入院后24矗、72h抽取肘静脉血检测PCT、腹水多形核粒细胞(PMN),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中,感染控制良好33例,感染控制不良9例;入院后感染控制良好者PCT水平72h后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大于50%,感染控制不良者下降缓慢,幅度小于30%。血清PCT水平与患者腹水PMN指标呈直线相关(r=0.769,P=0.001)。PCTROC曲线分析判断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最佳诊断界值为〉0.5μg/L(灵敏度为86.3%,特异度为69.1%),判断继发性腹膜炎最佳诊断界值为〉12.3μg/L(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64.6%)。结论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PCT检测,有助于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能很好鉴别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特异性较好的炎症指标,动态监测PCT变化对于判断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绝育20样激酶1(MST 1)、Yes相关蛋白1(Y AP1)在不同类型食管疾病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ST1、YAP1在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不典型增生及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MST1、YAP1在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不典型增生及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V2=41 9.38、60.255,P〈0.05)。MST1、YA P1在食管癌中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无关(P〉0 0.5),而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V2=5 6.83~9.038,P〈0 0.5)。MS T1与Y AP1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1,P〈0 0.5)。结论 MST1、YAP1可能在食管炎到食管癌的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可为食管癌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