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联合应用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和秩和比法(rank-sum ratio,RSR法),综合评价5家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简称血站实验室)抗-HIV、抗-HCV和HBsAg EIA检测质量。探讨联合应用TOPSIS和秩和比方法对评价血站实验室过程能力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分析计算5家血站实验室抗-HIV、抗-HCV和HBsAg EIA 3个检测项目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以此作为指标,使用TOPSIS法、秩和比法和2者的模糊加权联合法对5家血站实验室的EIA检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排序。原始数据来自于5家血站实验室按照常规检测方法,使用2种抗-HIV、抗-HCV和HBsAg EIA检测试剂盒分别对同1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结果通过TOPSIS法、秩和比法和2者的模糊加权联合法综合评价,5家实验室抗-HIV、抗-HCV和HBsAg EIA 3项检测质量的综合排名为EA、CBD。结论 TOPSIS法和秩和比法的联合应用可以为血站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综合量化结果,客观评价不同血站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血站实验室综合能力评估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7岁.因头顶部斑块5年,圆锥形增生物2年,于2008年12月4日就诊.5年前无明显诱因患儿头顶部出现黄豆大淡黄色斑块,稍高出皮面,无自觉症状,未引起重视.此后皮损缓慢增大、增厚,明显隆起呈疣状.2年前皮损增至蚕豆大,皮损近边缘出现一绿豆大灰褐色丘疹,此后逐渐增大呈圆锥状.患儿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患儿父母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3.
正1 病历摘要患者女,36岁。因右下肢呈带状分布的丘疹及斑块6年,于2016年3月2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腘窝处出现数个淡红色丘疹,未予诊治,随后皮损向上蔓延增多,呈带状分布的红色丘疹部分融合成斑块,偶感瘙痒,曾多次在外院行激光治疗,皮损好转,治疗1个月后皮损复发。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外伤、手术、输血、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结核病等病史。否认过敏体质,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玫瑰糠疹共6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21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皮损均为先发母斑,后发子斑,损害为椭圆形或圆形淡红及黄褐色斑片,上覆细碎糠秕状鳞屑,其长轴与皮纹方向一致,向心性分布伴瘙痒,符合玫瑰糠疹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5%松馏油软膏联合矿泉、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1年8月—2013年9月该院住院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外用5%松馏油软膏;对照组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根据PASI评分标准进行病情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PASI评分(0.68±0.01)下降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ASI评分(1.02±0.23)下降指数(P<0.05).且治疗组有效率(93.94%)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2.73%),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松馏油软膏联合矿泉、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银屑病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患者,女,9岁。全身红斑、脓疱1周,于2013年10月6日来我院门诊就诊。其爷爷代诉患儿于1周前因"感冒"至当地诊所予头孢类药物静滴治疗。1h后,面部、躯干即开始出现红斑,伴瘙痒。皮损迅速增多蔓延至全身,并于红斑上出现密集针尖大小的脓疱,出现发热(体温不详),无明显咳嗽、咳痰、呕吐及腹泻。于当地县医院诊断"药疹"予克林霉素、地塞米松(5mg)静滴及抗阻胺药内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实验灰区的必要性及适宜性。方法:7家血站实验室编码为1,2,3,4,5,6和7,而8种ELISA试剂分别编码为A,B,C,D,E,F,G和H。7家血站实验室使用8种不同厂商ELISA试剂中的1种或2种对同一组(n=1259)标本进行抗-HCV检测。对检测结果有差异的标本进行Western blot补充试验以明确标本血清学状态。统计各实验室真阳性检出率、灰区标本确证阳性率以分析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试验"灰区"设置的必要性。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试验的最佳临界值,比较3种不同临界值(实验室工作临界值、厂商推荐临界值、最佳临界值)下灵敏度及特异性的变化以分析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试验"灰区"的合理性。结果:7家血站实验室(其中编码1号实验室采用了A、B两种试剂)真阳性检出率分别是95.40%(1A)、99.23%(1B)、94.25%(2C)、96.17%(3D)、98.08%(4E)、96.93%(5F)、97.32%(6G因为有1家血站使用了两种ELISA试剂)、93.10%(7H)。除2C(94.25%)、7H(93.10%)外其余均大于95%。设立灰区的6家血站实验室(1A、1B、3D、4E、5F、6G和7H)灰区确证阳性率分别为0.00%、0.00%、21.43%、0.00%、0.00%、0.00%、38.89%。绘制ROC曲线比较3种不同临界值关系显示,5家实验室(1B、2C、4E、5F、6G)抗-HCV最佳临界值厂商推荐临界值实验室工作临界值,使用厂商推荐的临界值已可以达到筛查实验室高灵敏的要求; 1A、3D、7H抗-HCV最佳临界值厂商推荐临界值,考虑使用适宜的灰区。设立灰区的6家实验室,使用实验室,工作临界值与使用厂商推荐临界值相比,仅3D、7H灵敏度略有提高(分别为1.60%、2.70%),其余实验室灵敏度无变化且特异性下降(0.20%-0.50%)。结论:除1A、3D、7H可适当设置灰区外,研究结果支持其他实验室抗-HCV ELISA试验取消灰区;即使是同一实验室也要对灰区设置进行科学评估,不宜盲目使用同一尺度,应建立适宜的判定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5%松馏油软膏矿泉浴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重度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5例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于矿泉浴治疗后,采用5%松馏油软膏封包。治疗组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ml静脉滴注,1次/d,4周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93%,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5%松馏油软膏矿泉浴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重度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好,能迅速缓解病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0岁.因头皮包块2年于2011年1月19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自述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部出现黄豆大小不等包块,起初仅2~3个,未诊治,包块数目渐增多增大,无自觉症状.体检:一般情况好,头皮部散在分布6个直径1.0~ 1.5 cm表面光滑的包块(图1),质中等,触之无明显疼痛,活动度欠佳.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等正常.取肿块行组织病理检查:手术切开剥出6枚大小不等囊肿,切开囊肿见囊内容物呈胶冻样(图2),无明显异味.镜下可见—囊肿,境界清晰,囊壁由鳞状上皮构成,可见苍白色角质形成细胞,骤然角化,无颗粒层,囊腔内容物为均质的角化物(图3).诊断:多发性外毛根鞘囊肿.治疗:完整切除皮损,对位缝合皮肤包扎,创口甲级愈合,随访2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10.
46岁男性患者,肛周出现赘生物1个月、阴囊部红斑伴瘙痒2周。曾先后按外痔、股癣治疗无效。实验室检查: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滴度1:8、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多处皮屑及甲屑真菌镜检(-)。诊断:二期梅毒。经驱梅治疗后临床治愈,随访1年余,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