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种方法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 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已广泛用于胆胰管疾病的评价,目前MRCP成像序列多采用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urbo sp in echo,TSE)序列和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序列(half-Fourier acqu i-sition single-shot turbo sp in-echo,HASTE)[1]。成像方法有单层面厚层采集(以下简称厚层法)和多层面薄层采集最大强度投影重建(m 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 IP)(以下简称薄层法)2种[2]。厚层法多采用单次激发TSE序列(single shot TSE,SSTSE)[3,4],也可采用HASTE序列[2,5]。薄层法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苍附导痰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潜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苍附导痰丸组成药物的成分数据,筛选其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检索Drug Bank、GeneCards、OMIM、PharmGKB及Uniprot疾病数据库中PCOS相关靶点;检索GEO数据库,选择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苍附导痰丸和PCOS成分、靶点间的相互关系网络,利用筛选出的关键靶点,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在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的基础上,得出苍附导痰丸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靶点之间结合的可靠性。结果 共筛选出活性成分单体46个,159个苍附导痰丸治疗PCOS的共同靶点。结论 苍附导痰丸治疗PCOS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推测苍附导痰丸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微环境从而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通过调节雌激素信号通路改善卵巢功能,因而可以改善肥胖及卵巢排卵的临床症状,为后期研究苍附导痰丸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eriampullar diverticula,PAD)是消化道常见病变之一,总发病率为0、16%~27%。一般多无典型症状及体征,由于其解剖结构关系,可引起胰胆系统并发症,临床上称之为PAD综合征。上消化道钡餐造影、逆行胰胆管造影、纤维胃镜、十二指肠镜等检查均能诊断PAD。临床表现与胆囊炎、胰腺炎、胆石症相似,易误诊、漏诊甚至治疗失败。本文就PAD综合征的影像诊断价值做初步探讨,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CT增强扫描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4例经手术证实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患者中,手术前CT平扫能肯定脾破裂诊断的 23例、可疑脾破裂诊断的 6例、未见异常的 5例(敏感性 85. 3%、特异性 67. 6% );对以上所有患者行CT增强扫描后,全部患者均能确诊为脾破裂(敏感性 100%、特异性 100% )。结论 增强扫描在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中非常重要,它能够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单倍剂量三维动态增强MR肾动脉造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单倍剂量三维动态增强MR肾动脉造影(3D DCE-MRA)的图像质量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疑肾动脉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预先推注1ml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测定对比剂循环时间,用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3D FLASH)检查A、B两组患者,A组用单倍剂量Gd-DTPA(平均0.11mmol/kg体重),B组用双倍剂量Gd-DTPA(平均0.2mmol/kg体重)。比较A、B两组原始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以及最大信号投影图像的质量。结果:A、B组的肾动脉信噪比为45.3±17.2和49.6±20.1,对比噪声比为37.6±15.6和39.7±18.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MIP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倍剂量3D DCE-MRA显示了12例(14条)肾动脉狭窄。结论:单倍剂量三维动态增强MR肾动脉造影图像清晰,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病证结合模式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前期探索、初步构架、完善成熟等环节,在这一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完全套用西医标准导致中医特色及优势弱化流失;中医特色性疗效指标的设立不够科学规范;专家组中医化,不能充分捕捉到中西医的共性认识;研究方法受中医思维影响,缺乏科学性严谨性。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对形成更加科学、合理、完善、规范并凸显中医特色及优势的艾滋病病证结合模式疗效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西医并未有确切有效的根治疗法与措施,中医药治疗HIV/AIDS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艾滋病人无症状期的防治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缺乏多中心、大数据的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研究及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出发的基础研究。近年来,随着世界大范围内对中医药文化的关注以及各种临床研究的兴起,中医药治疗AIDS的临床实验研究,尤其是对于中医药防治HIV/AIDS的各种行之有效的复方制剂的研究,也随之增加。表明中医药治疗AIDS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可用于辨别影像学上动脉瘤样大脑中动脉(MCA)分支闭塞与MCA分叉部动脉瘤的特征。 方法 收集3例影像学上表现为动脉瘤样的MCA分支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同期20例MCA小动脉瘤(直径≤5 mm)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5例Pubmed文献数据库上影像学表现为动脉瘤样MCA分支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动脉瘤样MCA分支闭塞和MCA分叉部小动脉瘤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包括MCA分支数量、动脉瘤外观(圆锥状、柱状和囊状)、动脉瘤高(Ha)、动脉瘤宽(Wa)、动脉瘤颈宽(Wn)、动脉瘤水平分支最大宽度(Wb)、是否合并烟雾血管和动脉瘤比例参数(Ha/Wa>1、Wa/Wn≤1和Wa/Wb≤1)。 结果 t检验和Fisher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间圆锥状(P=0.015)、囊状(P=0.011)、Wa/Wn≤1(P=0.011)、Wa/Wb≤1(P=0.022)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圆锥形状(P=0.046)和Wa/Wb≤1(P=0.031)为MCA分支闭塞与MCA分叉部动脉瘤相关的特征。 结论 诊断MCA分叉部动脉瘤时,若动脉瘤为圆锥状且宽小于相同水平分支最大宽度时,应考虑MCA闭塞的可能性。可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实时触发动态增强MR颈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实时触发三维动态增强MR颈动脉成像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触发(care-bolus)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对62例疑有颈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三维动态增强MR颈动脉成像。原始图像经最大信号投影(MIP)处理,根据MRA图像对病变血管及正常血管的显示情况采用优、良、差3级,对MRA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检查病例图像质量均达到优良,能清晰显示正常解剖血管结构及病变情况。62例中有33例发现血管病变,MRA结果与手术(n=10)、DSA(n=5)和/或多普勒超声(n=33)结果一致。结论:实时触发三维动态增强MR颈动脉成像能较好显示颈部血管情况,是一种简便易行、有效的颈部血管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艾滋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疗法被广泛地运用于艾滋病的治疗中,其中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仍是目前艾滋病的常见治疗方法。然而,在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免疫功能不能很好地重建。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机体免疫功能不断受损,会出现各种类型的机会性感染。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呼吸道感染是艾滋病患者经常发生的感染,若不及时治疗,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最终导致死亡。因此,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合并咳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对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合并咳嗽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已有文献进行搜集分析、整理归纳,希望给以后的研究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