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半定量试纸条法对尿白蛋白尿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及门诊患者共1152例,留取晨尿标本,均同时进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检测ACR,尿干化学分析仪半定量检测尿蛋白(PRO)、尿白蛋白(ALB)、尿肌酐(CRE)、尿蛋白/肌酐比值(PCR)以及ACR.分析半定量PRO、ALB、CRE、PCR、ACR与定量ACR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半定量试纸条法对尿白蛋白尿的诊断效能.结果 半定量PRO、ALB、PCR、ACR与定量ACR之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89、0.646、0.613和0.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半定量ACR与定量ACR之间的相关性最强.半定量PRO、ALB、PCR、AC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1、0.865、0.790、0.8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半定量ACR诊断尿白蛋白尿的效能最好.结论 ACR半定量试纸条法对尿白蛋白尿的检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作为临床实验室的一项有用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心肌梗死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的影响。方法检测96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4周后及5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sd-LDL-C水平。根据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果将心肌梗死患者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狭窄50%组、狭窄50%~70%组、狭窄70%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血压、TG、LDL-C、sdLDL-C、sd-LDL-C/LDL-C比值明显升高(P0.05),HDL-C明显降低(P0.05)。2个组之间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50%组、狭窄50%~70%组、狭窄70%组TC、sd-LDL-C、sd-LDL-C/LDL-C比值依次升高(P0.05、P0.01),其他指标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sd-LDL-C、sd-LDL-C/LDL-C比值是冠状动脉狭窄70%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2.680、2.000、7.819,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780~7.030、1.103~3.681、1.430~40.263]。狭窄70%组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清sd-LDL-C、sd-LDL-C/LDL-C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狭窄50%组和狭窄50%~70%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LDL-C及sd-LDL-C/LDL-C比值可作为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有效降低sd-LDL-C水平和sd-LDL-C/LDL-C比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变化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108例老年住院患者,统计下肢DVT发生率及部位分布,将发生下肢DVT者作为研究组,未发生下肢DVT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下肢DVT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探究FIB、APT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FIB、APT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对下肢DVT的诊断价值。结果 108例老年住院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13.89%,主要为左下肢,占53.33%,右下肢占33.33%,双下肢占13.33%;老年住院患者发生下肢DVT与年龄、住院时间、中心静脉置换类型、APACHEⅡ评分、FIB、APTT水平显著相关(P<0.05);发生下肢DVT的老年住院患者FIB、APTT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14,0.635,P<0.05);FIB、APTT、APACHEⅡ评分联合诊断下肢DVT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各指标单独诊断,为0.859。结论老年住院患者FIB、APTT水平明显升高是下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在诊断下肢DVT、评估患者病情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晚期结直肠癌初诊患者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80例合并血栓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结直肠癌合并血栓组,选取80例未合并血栓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结直肠癌未合并血栓组,选取8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行TEG、传统凝血功能检测,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TEG参数和传统凝血功能指标,并对3组中测量数值超出正常范围的研究对象的TEG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结直肠癌合并血栓组、结直肠癌未合并血栓组和对照组的综合凝血指数(CI)值,以及凝血时间(K)值、凝固角(Angle角)值、最大振幅(MA)值和CI值异常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合并血栓组的CI值明显高于结直肠癌未合并血栓组和对照组,结直肠癌未合并血栓组的C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直肠癌合并血栓组、结直肠癌未合并血栓组和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检出123例(76.9%)患者的凝血功能存在异常,而传统凝血检验指标检出92例(57.5%)患者的凝血功能存在异常,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22,P<0.05).结论 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行TEG检测可以有效反映患者的凝血状态,进而有效预防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阴道常见微生物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4月就诊于北京市海淀医院妇科门诊,同时检测阴道分泌物常规、支原体培养及HR-HPV分型的19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999例患者中,HR-HPV阳性组434例,占21.71%(434/1999),HR-HPV阴性组1565例,占78.29%(1565/1999)。细菌性阴道病(BV)共63例,占3.15%(63/1999),其中HR-HPV阳性组中BV的构成比为4.84%,HR-HPV阴性组中BV的构成比为2.68%,两组BV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V与HR-HPV感染呈正相关(OR=1.84,95%CI为1.08~3.15,P=0.02),而HR-HPV感染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和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及阴道混合感染无相关性(P>0.05)。结论BV与HR-HPV感染呈正相关,而VVC、TV、UU、MH及阴道混合感染与HR-HPV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阴道分泌物六联检法与白带常规镜检法的一致性。方法随机抽取230份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用六联检法和显微镜法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白细胞、BV阳性检出率与显微镜法接近(P>0.05),乳酸杆菌和念珠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显微镜法(P <0.05),滴虫的阳性检出率低于显微镜法(P <0.05)。阴道分泌物六联检法的异常检出率高于显微镜法(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法的异常检出率高于单用六联检法或单用白带常规镜检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分泌物六联检法与传统显微镜法比较,整体一致性较好;在阴道微生态方面的评价上,六联检法较显微镜法敏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滴虫检出率低于显微镜法,因此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于临床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液微量白蛋白(U-mAlb)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市海淀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受试者血清中Hcy和尿液U-mAlb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Hcy和尿液U-mAlb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mAlb检测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U-mAlb检测阴性的患者比较,血清Hcy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U-mAlb水平均高于正常人,高Hcy血症和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因其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当出现仪器报警或散点图异常时仍需要人工镜检加以确认避免误报.Sysmex XN系列是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最新一代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其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假性增高并伴有散点图异常的偶发事件,但此类案例却少有报道.我院共收集自2018年以来5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假性增高的案例进行分析汇总,给临床工作以参考.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hVEGF165基因微粒的制备及体外转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hVEGF165基因微粒,观察微粒形态,测定微粒的粒径、基因包封率和载药量,以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作为阳性对照,检测微粒对心肌细胞的转染活性及对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粒形态多呈球形,粒径小,基因包封率和载药量均较高,转染活性略低于脂质体,但微粒对心肌细胞的毒性明显低于脂质体。  相似文献   
10.
日本希森美康最新一代全血细胞检测仪器,是XN系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日常血细胞分析检验中被广泛应用。过往案例报道,XN系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能通过识别有核红细胞,达到自动纠正白细胞计数的目的,与显微镜手工镜检方法比较,结果无明显偏差,可信度及相关性较好。针对此情况,收集我院2021年1月至9月的17例患者的结果,发现当有核红细胞计数NRBC为25.3个/100WBC及NRBC>61.3个/100WBC,并伴有大量幼稚红细胞或白细胞碎片存在时,仪器自动纠正白细胞计数与显微镜手工镜检分类纠正白细胞计数比较,结果有明显偏差,两者之间存在不符。由此证明先进的全血细胞分析仪仍无法取代显微镜手工镜检法纠正白细胞的地位。因此,当大量有核红细胞存在时,仍需要手工纠正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