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的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特点的疾病。机采血小板具有高浓度、高纯度、止血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血液病、恶性肿瘤、妊娠、大出血等急、危、重患者[1-2]。输注血小板是临床抢救出血病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现代临床输注机采血小板已经代替传统的手工分离血小板[3]。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学表明,血液中非治疗性成分如白细胞的输注会产生白细胞抗体,从而引起一系列副作用,产生的HLA同种免疫抗体而导致的非溶血性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高达15%~38%[1],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某些嗜白细胞相关的病毒感染[2]。因此,血液及其成分去除白细胞对输血安全和临床具有重要作用,而血小板中确有残余的白细胞。为此,笔者对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应用于临床反复输血患者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2007~2009年785例应用机采血小板反复输血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11例和对照组374例。观察组输入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对照组输入机采血小板。结果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20例次,输血不良反应率5.3%,其中血液病科260例反应15例(白血病患者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反应率5.7%,妇产科101例反应3例(均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反应率2.97%,DIC患者2例。观察组411例反应6例(白血病患者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DIC患者1例),输血不良反应率1.46%,两组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3,P〈0.01)。结论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的应用和推广能够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周血游离雌三醇(uE3)、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2(ApPrx2)、淀粉样P物质(SAP)在胎儿神经管畸形(NTD)早期筛查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9年10月3988例于河北省承德市妇幼保健医院接受规律产检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是否发生NTD分为NTD组(n=31)、无N...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由于感染继发高效价冷凝集素抗-I,并影响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的病例比较少见,现报道1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介绍患者,女,69岁.因贫血、头晕、乏力和发热,于2009年12月22日来本院复诊.查血象:WBC 2.86×109 /L,Hb 56 g/L,RBC 1.72×1012/L,PLT51×109/L;白细胞分类:原始粒细胞0.01,早幼粒细胞0.03,中性分叶核细胞0.69,嗜酸性粒细胞0.01,单核细胞0.02,淋巴细胞0.24.2009年11月10日在本院做骨髓穿刺诊断为MDS.于2009年11月12日及12月10日两次输注B型去白细胞悬液红细胞各2U,定型、配血及输血均正常.  相似文献   
6.
7.
库尔特A^CT 5diffOV血液分析仪具有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和重复性好叫等特点,因此在国内外用户很多,但其配套的进口试剂消耗量大,存在试剂浪费现象,使每人份检测成本相对较高。笔者对该仪器的工作原理、各部分性能等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调整仪器设置参数,始终保持仪器在最佳状态下,探索出一种提高试剂的利用率、降低检测成本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42岁,孕3产1,由于外伤骨折而来我院。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48g/L,共输A型RH(D)阳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6U,无输血不良反应。而在本次择期手术时备血8U,血型确实为A型RH(D)阳性,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当第二天手术做交叉配血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凝集。  相似文献   
9.
由于输血引发的传染病和衍生的社会问题,使输血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1-2],成分输血已经成为输血安全的首选。实际上临床需要输血的大部分患者仅需要红细胞,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讲,只输红细胞而不输全血和其它血液成分,就可以减少他们因输血感染病毒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汇集白膜层(PBC)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在输血患者中的输注疗效以及血小板质量。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使用全血室温过夜PBC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B组使用白膜室温过夜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C组使用即时PBC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比较3种模式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以及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组红细胞混入量、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容量以及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输注1、24h后血小板计数(PLT)均较输注前显著升高,输注24h后PLT均较输注1h后降低(P<0.05);3组患者输注1、24h后PLT以及PLT校正增加值(C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模式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质量以及患者的输注疗效、安全性均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