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声敏剂血卟啉衍生物在肿瘤组织中的富集情况,以便在给药后超声结合血卟啉治疗肿瘤时选择最佳的超声处理时间。方法H-22肝癌荷瘤小鼠尾静脉注射HpD后,不同时间点取材,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组织提取液中HpD的荧光强度,研究HpD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以及代谢变化。结果给药后2 h肿瘤组织以外的其他各组织内(血浆、肝、肾、皮肤、肌肉)血卟啉含量均达到其代谢过程的最高点,后逐渐下降;肿瘤组织中的HpD含量注射后不断上升,6 h时达到顶峰,随后又开始下降,10~24 h代谢比较缓慢,表现为肿瘤组织中对HpD的滞留作用,24 h时肿瘤组织中的HpD含量高于其他各组织,48~72 h趋于稳定在较低水平。结论提出了不同部位的肿瘤应选择各自适当的时间点进行超声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声动力学疗法(SDT)杀伤肿瘤细胞的最佳声照处理时间点,探讨不同强度的聚焦超声激活血卟啉对H-22肝癌腹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卟啉衍生物(HpD)在H-22肿瘤细胞内的富集时间,选择最佳声照处理时间点。采用频率为1.43MHz,强度分别为1W/cm^2、2W/cm^2和3W/cm^2的聚焦超声结合血卟啉作用于H-22肿瘤细胞,于不同时间段取材,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的超微结构变化,并与单纯血卟啉或单纯超声处理后的细胞进行比较。结果加入HpD后45min,肿瘤细胞内药物含量最高,作为最佳声照处理时间点。形态学观察显示:单纯血卟啉处理对H-22肿瘤细胞仅有轻微影响;单纯超声处理对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并且细胞受损程度随着超声强度的增大和取材时间的延迟而逐渐加重;超声结合血卟啉对细胞的协同杀伤效应在同等条件下显著高于单纯超声处理的细胞。结论SDT对H-22肿瘤细胞的损伤效应依赖于超声强度以及声敏剂在细胞内的含量,并且表现出一定的时间相关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频率为2.2 MHz及不同强度的聚焦超声激活原卟啉Ⅸ对小鼠腹水型S180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进行研究.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了不同处理后细胞的相对存活率,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单纯原卟啉Ⅸ对S180肿瘤细胞几乎没有影响,单纯超声和超声结合原卟啉Ⅸ对细胞均有一定的损伤,肿瘤细胞受损程度随着声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剧,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原卟啉剂量浓度的加大,细胞受损也逐渐增强.当原卟啉Ⅸ浓度为120 μM时,超声激活原卟啉Ⅸ对腹水型S180肿瘤细胞的协同杀伤效应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探讨超声结合原卟啉Ⅸ(PPⅨ)对S180肿瘤细胞膜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频率为1.1 MHz,强度为3 W/cm2的聚焦超声,结合1μg/mL的PPⅨ作用于S180肿瘤细胞,借助于流式细胞仪,采用荧光探针DCFH-DA(2',7'-二氯双氢荧光素双乙酸酯)、FD500(异硫氰酸荧光素钠标记的右旋糖酐)、DiBAC4(3)和Fluo3-AM分别检测胞内活性氧生成量、细胞膜通透性、质膜电位及胞内游离Ca2+的浓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声结合PPⅨ比单纯超声或单纯PPⅨ对细胞膜功能损伤作用都强,这种损伤作用可能与影响质膜功能的活性氧含量、细胞膜通透性、质膜电位以及胞内游离Ca2+浓度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5.
探讨频率为1.1 MHz、强度为3 W/cm2的聚焦超声,结合1 μg/mL的原卟啉Ⅸ(PpⅨ)对S180肿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损伤作用。超声联合PpⅨ作用于S180肿瘤细胞后,通过酸性磷酸酶活力检测细胞生长活力;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生化分析方法检测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细胞膜唾液酸 (SA)及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通过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含量。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Control)、原卟啉Ⅸ组(PpⅨ)、超声组相比,超声联合PpⅨ处理组的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酸性磷酸酶活力(OD值)由对照组063±003下降至0.34±0.01;细胞膜结构严重破坏,表现为微绒毛消失和胞质部分成分流失;膜表面重要成分如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明显下降(P<0.05),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及胞内GSH水平急剧降低(P<0.01)。研究表明:超声联合PpⅨ作用于S180肿瘤细胞后,细胞膜蛋白受到严重破坏,部分膜蛋白流失。研究结果还提示:声动力处理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降低(Rhodamin 123平均荧光强度由对照组14 082.78 ± 840.44下降至7 801.53± 409.15);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由对照组的(0.015 6 ± 0.002 0)U/min/mg降低至(0.008±0.000 0)U/min/mg,提示线粒体也可能是超声联合PpⅨ对S180肿瘤细胞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6.
采用频率为2.2MHz及不同强度的聚焦超声激活原卟啉对小鼠腹水型S180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进行研究。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了不同处理后细胞的相对存活率,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单纯原卟啉对S180肿瘤细胞几乎没有影响,单纯超声和超声结合原卟啉对细胞均有一定的损伤,肿瘤细胞受损程度随着声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剧,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原卟啉剂量浓度的加大,细胞受损也逐渐增强。当原卟啉浓度为120μM时,超声激活原卟啉对腹水型S180肿瘤细胞的协同杀伤效应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研究超声激活原卟啉IX(PPIX)对S180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频率为2·2MHz,强度为3W/cm2的聚焦超声,结合120μmol/L的PPIX作用于S180肿瘤细胞,通过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变化;活性氧试剂盒检测细胞悬液中活性氧的生成量;酶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内几种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同等条件下,超声结合PPⅨ对细胞的损伤显著高于单纯超声组,而单纯PPⅨ表现出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酶化学方法显示,超声激活PPⅨ后细胞内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而细胞内的抗氧化物酶类均有不同水平的下降,并且与处理后细胞悬液中活性氧的生成量相关。结论超声激活原卟啉Ⅸ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作用于细胞膜,增加膜脂质过氧化水平,降低细胞内的抗氧化物酶的含量,可能是其损伤S180肿瘤细胞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9.
声动力学疗法抗肿瘤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动力学疗法(sonodynamic therapy,SDT)是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学者Umemura等首次提出的一种癌症治疗新方法[1]。它是指对肿瘤细胞先给予声敏剂,再用超声照射肿瘤细胞,产生一系列声化学反应,激活声敏剂分子进而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氢卟吩e6(Ce6)光动力学疗法(PDT)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Ce6光动力处理SW620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结果Ce6浓度和光照剂量增加时,Ce6-PDT对SW62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加,呈现浓度依赖、光照剂量依赖关系。划痕实验结果显示Ce6-PDT能够抑制细胞的迁移。Ce6-PDT能够减弱SW620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结论Ce6-PDT能够抑制SW620细胞增殖、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