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病例,其中单做CT检查84例,单做MRI检查14例,既做MRI检查对照24例进行分析。另又对某一时期内60岁以上(不管什么原因)做头颅CT检查患者,只有2例有痴呆,CT分型Ⅰ型47例,Ⅱ型13例,Ⅲ型为24例;同一时期头颅CT检查患者中,有SAE表现42例,无SAE表现42例;24例CT与MRI检查对照。MRI优于CT。结论 CT与MRI检查可以对SAE作出早期诊断,有助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急诊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急诊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行紧急髂内动脉造影,对出血动脉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伴有肝脾破裂者同时行肝脾动脉栓塞。结果:髂内动脉造影显示对比剂血管外溢11例,伴髂内动脉主要分支断流2例,1例仅表现为髂内动脉分支广泛痉挛伴脾下极动脉出血;栓塞后出血均停止,全部患者24h内血压回升至正常水平,术后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除1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死亡外,其余都得到有效救治。结论:急诊髂内动脉栓塞是院内急救骨盆骨折大出血的首选方法,具有迅速、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平衡快速场回波(balanced-fast field echo,B-FFE)成像替代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肝血管瘤与肝囊肿的可行性。方法分析MRI增强扫描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01例(175个病灶)、肝囊肿患者126例(273个病灶)、肝海绵状血管瘤合并肝囊肿患者36例(海绵状血管瘤病灶58个、肝囊肿病灶75个)的B-FFE成像检查结果,并与MRI增强扫描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B-FFE成像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病灶221个,诊断符合率94.85%;诊断肝囊肿病灶332个,诊断符合率95.40%;总体鉴别正确543个病灶,鉴别正确率95.18%。结论 B-FFE成像鉴别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与肝囊肿能力接近MRI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D-ASL技术在无强化小脑胶质瘤与小脑梗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或随诊证实的23例无强化小脑病变患者的3D-ASL检查结果,其中胶质瘤9例,小脑梗死14例,所有患者均行3D-ASL检查,测量病灶区及镜像对照区CBF值。结果 23例小脑病变均呈长T_1长T_2信号,增强扫描均无强化;3D-ASL检查显示14例小脑梗死呈低灌注;9例胶质瘤呈等高灌注;胶质瘤病变区灌注高于小脑梗死病灶区。结论 3D-ASL在无强化小脑胶质瘤与小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肋间动脉联合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19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造影并对病变血管用2 mm手术丝线段进行栓塞。结果19例咯血患者,共栓塞58支出血血管。其中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联合栓塞17例,单独栓塞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各1例。17例联合栓塞患者24h内咯血停止16例,即刻止血率94.2%(16/17);1周内咯血停止1例;近期有效率100%(17/17)。2例单独栓塞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者止血无效。36个月内复发2例。无严重栓塞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肋间动脉联合栓塞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有效手段,具有止血迅速、复发率低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uterine intravenous leiomyomalosis)指临床有明确子宫肌瘤史或子宫肌瘤切除史,肉眼见平滑肌瘤延伸至血管腔隙内,可在小、中及大静脉内生长;组织病理学上为良性病变,但其生长方式类似恶性肿瘤,具有沿血管腔扩展的独特生物学行为,甚至可长入右心房或右心室,具有潜在的致命性。临床上本病甚为罕见,作者复习文献并结合本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附15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胃肠道间质病的X线征象以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资料,对其术前CT检查(12例)、常规X线造影(3例)、DSA检查(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间质瘤单发4例,多发1例(胃和小肠各有一个间质瘤),恶性间质瘤10例,均为单发。恶性肿瘤一般较良性肿瘤大。CT密度均匀性:良性肿瘤均匀3个;恶性肿瘤均匀3个,不均匀7个。CT密度:良性者与消化道壁相比密度相等3个;恶性者等密度3个,低密度3个,等低密度3个,等低高密度1个。肿瘤灶边缘:良性者3个均无分叶,界限清楚;恶性者有分叶5个,无分叶5个。CT增强后强化:良性者增强后强化均匀,恶性者增强后强化不均匀。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4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治疗选择、复发原因和进展。方法47例咯血患者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其中支气管扩张29例,肺结核12例,肺癌2例,肺炎3例,肺隔离症l例,每日咯血〉100ml的大咯血患者经内科止血治疗无效后,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发现出血灶,使用真丝线段等栓塞相应的支气管动脉和参与血供的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等。结果40例栓塞后立即止血,2例反复栓塞〉2次后仍有咯血,3例随防1年,仍有间断少量咯血,1例栓塞术中大咯血窒息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成功,1例咯血再发急诊行左下肺叶切除术。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效率达85.1%,复发率约为14.8%,复发原因包括血供动静脉畸形,支气管动脉漏栓,栓塞物脱落,原发病进展,造影操作不仔细。而且在栓塞术中要做好抢救准备,特别是病因不明确的咯血要重视,建议先行增强CT扫描或选择性CT造影明确以选择更好的安全治疗手段。我们认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栓塞靶血管在2支以上和栓塞物联合栓塞,术中适当灌注止血剂,是提高有效率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是一种无创性研究活体组织能量代谢、生化改变和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能客观地反映脑代谢的变化。随着MRS技术的发展,1H—MRS在小儿神经外科疾病中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可辅助进行脑肿瘤、癫痫及脑外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现就1H—MRS在小儿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囊腺瘤CT、MRI表现特点,评价CT、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肝内胆管囊腺瘤临床及CT、MRI资料.结果:男2例,女3例;肝左叶4例,右叶1例;5例均为单发,单房2例.多房3例,囊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3例,囊壁点状钙化1例,胆总管囊状扩张2例,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壁结节及乳头状突起强化.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瘤CT、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囊性病变伴有分隔、囊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提示囊腺瘤诊断,胆总管明显扩张是诊断与胆管相通粘液性囊腺瘤的一个重要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