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1999~ 2 0 0 1年 10月我院采用改良耳内切口 (下称本切口 )行中耳乳突手术 (或加鼓室成形术 ) 4 0耳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用本切口行中耳乳突手术的患者有 4 0耳 ,年龄 7~ 6 8岁 ,用传统耳内切口 4 0耳为对照组 ,二组临床资料见附表。附表 二组临床资料 (耳数 )分组 性别男女中耳炎类型骨疡型胆脂瘤型术后感染乳突气化情况硬化型气化型板障型混合型手术方式改良根治术根治术加鼓室成形术研究组 182 2 2 2 17 12 0 10 2 83 82 9对照组 192 12 117 2 2 693 2 3 0 10 2  本切口方法 :第一切口在骨性外耳道底 6点处沿耳界切迹 …  相似文献   
2.
头颈部错构瘤的病理临床分析--附3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提高头颈部错构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我科诊治 30例头颈部错构瘤的病理和临床资料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 :本病临床误诊率高 ,本组误诊构成比 6 3.3%。病因及病理为瘤样增生 ;倾向先天性 ,极少部分为炎性结果。本病手术彻底切除效果满意。本组病理类型可分为 5型 ,B超声像图分 3类 ,临床特点尤其是手术见到的部位形态特征 ;位于皮下 ,粘膜下肌层、肌间、颊肌垫或深筋膜浅层之上呈血管瘤样 /脉管瘤样 /脂肪瘤样 ,无或包膜欠清肿块。三者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病理五型及 B超声像图三征的分类法是可行的。临床征象特别是手术所见部位和形态与病理五型及 B超声像图三征相符合 ,可为头颈部错构瘤的诊断提供参考。并就头颈部错构瘤的诊断标准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喉内翻性乳头状瘤二例王炳良喉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罕见。本科于1988~1989年共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37岁。声嘶3年,于1988年6月7日入院。患者3年前有不明原因持续性声嘶、感冒,用声过度时明显,一年来症状加重伴痰多,喉局部活检病理报告(...  相似文献   
4.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9例肺门和纵膈肿物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经皮穿刺活检。观察所有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与确诊率,以及在穿刺活检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穿刺成功率达100%(89/89),病理诊断明确者87例,确诊率97.8%(87/89)。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82%(39/89)。经皮穿刺活检是一种成功率高,且安全率较高的方法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下不同根管冲洗剂组合对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灭杀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使用根管治疗的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样本100例,随机均分为A、B、C、D 4组(n=25),A组采用1%次氯酸钠液+洗必泰液超声冲洗,B组采用1%次氯酸钠液+3%双氧水超声冲洗,C组采用1%次氯酸钠液+17%EDTA超声冲洗,D组单用1%次氯酸钠液超声冲洗,比较4组的细菌清除效果。结果 A组冲洗前菌落数为(7.59±0.18) CFU/mL,冲洗后为(2.56±0.62)CFU/mL,差值(5.02±0.56)CFU/mL;B组冲洗前菌落数为(7.58±0.16)CFU/mL,冲洗后为(3.06±0.67)CFU/mL,差值(4.51±0.59) CFU/mL;C组冲洗前菌落数为(7.60±0.19)CFU/mL,冲洗后为(3.11±0.73)CFU/mL,差值(4.48±0.46)CFU/mL;D组冲洗前菌落数为(7.61±0.21)CFU/mL,冲洗后为(4.96±0.45)CFU/mL,差值(2.74±0.76)CFU/mL。4组清洗后根管内粪肠球菌数均较冲洗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清洗后较其他3组细菌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次氯酸钠液+洗必泰液超声冲洗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灭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鼻窦骨折急诊期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急诊期鼻窦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70例鼻窦骨折患者按骨折情况分型,并对部分病例采用上颌窦骨折复位固定及经鼻窦内窥镜手术复位的方法处理。结果复位24例,满意22例,基本满意2例。结论为明确诊断①除局部征象外应注意眼的症状和体征;②鼻窦CT应列为常规检查;③注意眶底骨折及鼻筛骨折以及并发的其它严重损伤。治疗建议按骨折情况分型及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三维64层螺旋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65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使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和64层螺旋血管造影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和诊断漏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诊断方式均有良好价值,但是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患者损伤较大,而三维64层螺旋血管造影可凭借微创、价格便宜等因素代替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年龄和肿块大小对超声和钼靶X线在乳腺癌筛查及检查中的影响.方法 对受检者分别进行超声以及钼靶X线检查,对患者病变位置、声像图以及病变大小做好详细记录,诊断需要保证由超声以及放射专业的高级医师双盲状态下做出.结果 545例乳腺疾病患者中发现病灶566个,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疾病的患者包括151例,包括157个病灶,良性病变394例,包括病灶409个.早期乳腺癌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54.14%(85/157),经超声检查发现乳腺癌灵敏度可达到95.54%(150/157),假阴性率4.46%(7/157),特异性为64.55%(264/409);经钼靶X线对乳腺癌疾病进行检查发现特异性为85.82%(351/409),灵敏度达到90.45%(142/157),假阴性率9.55%(15/157),将两种检验方法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肿块在6~10 mm左右时,钼靶X线灵敏度达到最低,相比于超声检查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疾病进行检查时发现,50岁以上(包括50岁)的女性患者经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诊断结果相同,对于<50岁的患者,超声检查方式灵敏度更好,而当肿瘤直径处于6~10 mm之间时,钼靶X线检查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联合经皮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和疗效情况。方法选择13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共计132个椎间盘,其中L3~41例,L4~586例,L5~S145例。病变椎间盘中包容型42个,非包容型90个。包容型椎间盘突出在行PLD后,向髓核腔内注入600U(2ml)胶原酶;非包容型突出在行PLD后,有54例用5ml生理盐水溶解1200U胶原酶注入到髓核腔内,36例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胶原酶1200U,抽取5ml酶液注入到髓核腔内,注射5ml到病变椎间盘相应的硬膜囊前间隙。术后根据突出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卧位。结果显效94例,占71.2%,其中包容型突出38例,非包容型突出56例;有效33例,占25%,其中包容型突出4例,非包容型29例;无效5例,占3.8%,均为非包容型突出。结论经皮椎间盘摘除术联合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进一步扩大了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颈部肿块的临床特征(附609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09例澄海籍患者颈部肿块的临床资料按照“80%规律”和“7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是:炎性肿块、先天性肿块及良性肿块、恶性肿块间的关系符合这两个规律,表明两规律对颈部肿块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和可行性。并对颈部肿块的诊断与活检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