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肿瘤学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 ̄(51)Cr标记细胞株的方法,研究了白细胞介素6(IL-6)及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U266、XG-7)、EB病毒阳性细胞株(Daudi)和内皮细胞间粘附的调控作用,观察了粘附作用对XG-7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IL-6及其受体(IL-6R)gp130相关性生长因子GM-CSF不仅是人MM细胞体内、外的生长因子,而且可以提高MM细胞-内皮细胞间的粘附能力,有助于MM细胞的扩散;②粘附作用亦能引起肿瘤细胞XG-7表面CD_(11a)、CD_(54)、CD_(44)、CD_(49d)表达的异常改变;③CD_(49d)及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MM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过程。  相似文献   
2.
3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IL—6,TNF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PKCR6质粒为载体,构建了IL-6的次级克隆PKCR6-IL-6,并成功地转染了CHO细胞,获得高表达,稳定分泌人IL-6的转基因细胞,由此建立了实验室生产的IL-6的基本工艺,即从方瓶过渡到转瓶,经转瓶高密度培养,CHO上清中IL-6含量可以提高近6倍,这为扩大规模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38名正常人和2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细胞表面CD11a、CD11b、CD54、CD44等的表达。与正常人相比,肿瘤细胞上表达的CD11b、CD18和CD54降低,CD44升高;CD11a在B-ALL和混合型ALL表达减弱,在T-ALL增强。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表面CD54、CDw49b表达亦降低。认为粘附分子可能参与了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PKCR6质粒为载体,构建了人IL-6的次级克隆PKCR6-IL-6,并成功地转染了CHO细胞,获得高表达、稳定分泌人IL-6的转基因细胞,由此建立了实验室生产IL-6的基本工艺,即从方瓶过渡到转瓶,经转瓶高密度培养,CHO上清中IL-6含量可以提高近6倍,这为扩大规模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58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及其骨髓其质细胞上粘附分子的表达。发现与正常人相比,白血病细胞上表达的CD11a,CD11b,CD18,CD34,CD44,CD49d和基质细胞上表达的CD54,CD49b均有显著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功能性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从而探讨其对B细胞、DCs表达的CD40分子激发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筛选、荧光标记、免疫印迹和竞争抑制等方法获得鼠抗人CD40mAb,以细胞增殖、分化抗原表达观察CD40mAb对B细胞和DCs的作用诳应。结果:经表型分析、Westem blotting鉴定和竞争抑制试验,证实5C11是识别人CD40分子的特异性单抗;5C11与转  相似文献   
8.
采用致死性50Co一Y射线辐照的小鼠骨髓型放射损伤模型,测定其外周血白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探讨肿瘤坏死因子a(TNF。)对骨髓造血功能的辐射防护效应.结果表明:辐射前24h给予TNF。处理组在辐照后第12天,外周血WBC、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量以及骨髓细胞中C一kit+细胞百分率都显著高于未经TNF。处理组(P<0.01)。提示TNF可以保护机体骨髓造血细胞耐受辐射损伤。导师  相似文献   
9.
用^51Cr标记细胞株的方法,研究了白细胞介素6(IL-6)及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U266、XG-7)、EB病毒阳性细胞株(Daudi)和内皮细胞间粘附的调控作用,观察了粘附作用对XG-7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IL-6及其受体(IL-6R)gp130相关性生长因子GM-CSF不仅是人MM细胞体内、外的生长因子,而且可以提高MM细胞  相似文献   
10.
用^51Cr标记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的方法,分析它们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粘附效应和细胞因子(IL-4、γIFN、TNF)对该粘附的调控作用,并探讨这3种因子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及可溶性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I)IL-4、γIFN、TNF可提高血管内皮细胞表面CD54、CD44的表达,并不同程度地促进地内皮细胞分泌IL-6、G-CSF和INF等因子。提示这3种细胞因子可能有助于多发性骨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