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10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47例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的生物学特性和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66-1998年确诊的ARM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7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25例,年龄(52±13)岁。全组行Miles手术23例,复发率26.1%;局部切除12例,复发率75%;非手术治疗12例。随访5年且资料完整的39例中,有淋巴结转移者(25例)平均生存期为8.5个月;而无淋巴结转移者(14例)平均生存期为36.5个月。Miles术治疗者中位生存期为21.5个月,局部切除治疗者中位生存期为18.5个月,非手术治疗者中位生存期为5.5个月。结论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治疗上应重视手术根治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2.
腹膜后囊腺癌罕见。笔者曾收治1例成人女性腹膜后巨大囊腺癌破裂患者,报告如下。患者,女,34岁。20天前在月经周期中出现右下腹阵发性绞痛,发热,体温38C,并发现右下腹肿物,生长快,20天来增大近一倍。体检:右侧腹部有一巨大肿物,轻压痛,不活动。CT示:右腹膜后可见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乏特氏壶腹癌局部切除术后的合并症--十二指肠瘘,而行术式改进:方法局部肿瘤切除及重建完成后,于十二指肠一段应用丝线结扎十二指肠,使之完全关闭,再补以胃空肠吻俣术,使食物不流经十二指肠,而大大避免了十二指肠瘘的发生。此种十二指肠结扎伴胃空肠吻合术可用于十二指肠及乏特氏壶腹区域肿瘤伴出血、内瘘无法切除者,或十二指肠损伤无法修补或修补不确切时。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51年至1990年间共收治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鞘瘤31例,由于其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不同于一般良性肿瘤,有一定的特殊性,故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就腹膜后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17例,女14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最小6岁,最大67岁,平均41岁,病程:本组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最短20天,最长达22年,一般为2~3年。由于肿瘤生长在腹膜后间隙又生长缓慢,一般无特有症状。首发症状多为腹部或盆腔胀痛、不适,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PTCD临床应用探讨(附18例报告)张晟忻晓洁孙岭张高嘉①王殿昌①霍岫梅①天津市肿瘤医院B超室(天津市300060)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临床初始于1965年,它是诊断和治疗胆道疾病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超声引导PTCD在...  相似文献   
6.
对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行联合脏器切除术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对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行联合受累脏器整块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2例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97例行联合脏器切除治疗患者的疗效与同期85例未行联合脏器切除治疗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7例患者切除的相关脏器为165个,经病理组织学证实51例(52.6%)的50个相关脏器(30.3%)有癌浸润,另外46例(47.4%)的115个(69.7%)相关脏器为炎性浸润,受累脏器以小肠最为常见,占28.9%(28/97)。经联合脏器切除后,97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5%、67.1%和49.4%;而同期85例仅行肿瘤局部切除或姑息切除治疗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1%,58.8%和10.5%。结论对于局部晚期的结直肠癌患者,积极施行周围联合脏器切除术,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献中报告大肠癌中有2.05%~12%为多发癌,由于其生理和病理特征,大肠癌在临床发病过程中,可表现为多发原发性大肠癌。如对其认识不足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本文自1966年~1991年25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多发癌26例分析如下:男18例,女8例,年龄自22~77岁,中位年龄45岁。同时性(SC)3例,异时性(MC)23例。癌灶部位升结肠22例次,横结肠5例次,降结肠9例次,乙状结肠12例次,直肠为6例次(壶腹癌及子宫内膜癌各1例)。病理分类:腺癌 粘液腺癌15例:腺癌 腺癌9例,粘液腺癌 粘液腺癌2例。SC有淋结转移者2例。MC二次手术间隔时间自9月~16年,中位6年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1985年以来对41例复发性肝癌进行了外科治疗,效果满意,本文就复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本组41例复发性肝癌,男23例,女18例,年龄32岁至70岁。其中伴肝硬化者37例,HBsAg阳性者25例,抗HCV阳性者13例。原发灶≤5cm者  相似文献   
9.
活性碳吸附丝裂霉素C腹腔化疗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证实活性碳吸附丝裂霉素C腹腔化疗能治疗和预防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复发,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利用人胃癌裸鼠模型进行活性碳(CH)吸附MMC腹腔化疗的动物实验,共分4组,每组8只荷瘤裸鼠。实验组腹腔给予CH-MMC,腹腔化疗组腹腔给予MMC,静脉化疗组经内眦静脉给予MMC,对照组腹腔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临床应用时将可以根治疗手术的64例进展期(T3-4NxM0)胃癌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大肠多原发癌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老年人大肠多原发癌的经验。方法:对46例老年大肠多原发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占同期老年人大肠癌的7.6%(46/608),其中大肠重复癌16例(男12例,女4例),大肠癌伴其他脏器癌30例(男14例,女16例)。同时性癌13例,异时性癌29例,同时伴异时性癌4例。异时性癌相距时间10个月至30年5个月。共完成手术83例次,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随访率达100%,术后3、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71.1%(27/38)、63.6%(21/33)、43.3%(13/30)、28.6%(8/28)、16.0%(4/25),优于同期老年大肠单发癌。结论:要增强对老年人大肠多原发癌的防治意识,定期复查,使其早诊断、早治疗,以期获得更佳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