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中国残联“八五”计划要求,浙江省杭州地区于1994年开始进行低视力普查以及相应的康复训练。现将1994年1月~1995年12月476例资料完整的低视力分析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l;t象凡视力no.3而又不能矫正者为入选对象,共476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73年制定的低视力标准:0.l<最佳矫正视力<0.3为二级低视力,0.05<最佳矫正视力<0.且为一级低视力。互.2方法首先进行各地区专业人员培训。共举办2期学习班,目的是统一检查标准、检查方法以及登记表格,并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设立低视力康复中心。然后各县区…  相似文献   
2.
t—PA结膜下注射治疗术后眼内纤维蛋白渗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结膜下注射对术后眼内纤维蛋白渗出的治疗效果,对20例(20眼)术后眼内纤维蛋白渗出患者用t-PA结膜下注射。t-PA治疗浓度为50μg/ml,每次注射剂量为0.5ml,一次注射不能使纤维蛋白渗出完全溶解者间隔48~72小时重复给药,直至吸收。并与同期19例(19眼)用地塞米松治疗眼内纤维蛋白渗出的病人作对照。结果表明t-PA组眼内纤维蛋白渗出完全吸收时间为注药后1~14天,平均5.20±3.49天。对照组纤维蛋白渗出完全吸收时间为1~21天,平均10.32±5.96天,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在t-PA组治疗中未发现出血倾向、眼内压升高等并发症。全组病人随访一个月,未见眼内纤维蛋白渗出复发。认为t-PA结膜下注射治疗眼内纤维蛋白渗出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梦珠  颜伟年  钱晓娃 《眼科》1998,7(3):140-142
目的:观察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结膜下注射对术后眼内纤维蛋白渗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20只眼)术后眼内纤维蛋白渗出患者用浓度为50μg/mlt-PA结膜下注射。每次注射0.5ml,一次注射不能使纤维蛋白渗出完全溶解者间隔448 ̄72小时重复给药,直至吸收。并与同期19例(19只眼)用激素治疗眼内纤维蛋白渗出的患者作对照。结果:t-PA组眼内纤维蛋白完全溶解时间为注药后1 ̄14天,  相似文献   
4.
Ⅱ型糖尿病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院对 7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现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本组 75例 (81眼 ) ,其中男 42例 (45眼 ) ,女 33例(36眼 ) ,年龄 47~ 80岁 ,平均 6 1.5岁 ,病程 1~ 2 7年 ,平均 6 .8年 ,术前视力 1.0~ 4.1。血糖控制情况 :术前空腹葡萄糖(Glu) 4 .5~ 9.5mmol/L ,平均 7.15mmol/L ,果糖胺 (Gsp) 1.2 1~2 .0 2mmol/L ,平均 1.74mmol/L。其中 49例口服降糖药物 ,2 6例术前使用胰岛素 ,用量为 14~ 2 4IU/d ,平均 19IU/d。1.2 手术方法 常规ECCE IO…  相似文献   
5.
王梦珠  钱晓娃 《浙江医学》1998,20(4):208-209
为矫治儿童无晶体眼和进一步探讨儿童人工晶体植入的合适时机,对儿童24例26眼作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表明,有中心固视的先天性双眼内障、非致密内障以及外伤性内障,术后矫正视力较好;先天性单眼致密内障或不能中心固视者则呈低视力状态。26眼实际植入的人工晶体屈光度为 21.3±1.79D(A=118),筛选出14眼术后散瞳电脑验光的近期球镜矫正度为 2.31±1.36D,远期屈光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认为有中心固视的先天性双眼内障、非致密内障手术可推迟到眼球发育成熟以后;单眼致密内障(含外伤性)或不能中心固视者则宜尽早手术;3岁以后植入合适的人工晶体可获正视状态。此外,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角膜地形图指导拆线控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钱晓娃,颜伟年,王建华,王梦珠,MeeSingChong近年来,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国内已广泛开展。由于各种检测手段的不断问世,对术前屈光状态可以进行精细测算,满足了术后球镜的需要。因此,术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30只眼)玻璃体积血患者服用加减血府逐瘀汤方,并联合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结膜下注射治疗。结果:经过平均26天治疗后,30例患者的视力均有了不同程度进步。结论: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结膜下注射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扩散MRI(diffusion MRI, dMRI)是一种利用水分子扩散速率和方向变化产生信号对比的成像技术,成像效果主要取决于MR信号采集及后处理中所采用的定量物理模型,对于在体无创揭示脑组织与脑部疾病的微结构信息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dMRI领域中不断有新成像技术涌现,诸如基于新型扩散编码的多维度扩散成像(multidimensional diffusion,MDD)、平均表观传播MRI (mean apparent propagator MRI, MAP-MRI)以及基于多隔室模型的轴突定向扩散和密度成像(neurite orientation dispersion and density imaging, NODDI)等技术。本文从信号采集和模型拟合两个方面综述了基于dMRI的多种脑组织微结构成像技术目前的发展概况,以及其在脑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等常见脑肿瘤中的初步应用,主要包括脑肿瘤的鉴别诊断、分级评估、分子分型、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等临床关切的问题。未来,有待进一步优化基于dMRI的脑组织微结构成像技术的成像条件,比如设置合适的b值范围及成像时间,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比较...  相似文献   
9.
一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价在白内障手术中行一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的临床意义。方法 手术中发现有后囊浑浊的38眼,及后囊透明但有术后后发障高发因素的5眼,进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结果 术后全部术眼均获得视轴透明区。结论 一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是处理和预防后囊浑浊的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缺乏激光治疗设备的偏远及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0.
前房气泡下环形撕囊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缺乏眼底红光反射的白内障晶状体前囊环形撕囊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空气填充前房,在前房气泡下对291例(296眼)缺乏眼底红光反射的白内障行晶体前囊形环撕囊术。结果 环形撕囊术成功280例(94.6%),改为开罐式截囊16眼。结论 前方气泡下环形撕囊术,术中前囊视线清晰不受眼底红光反射有无的限制,是一种适用于缺乏眼底红光反射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