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患者均符合入选和不入选标准,予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根据冠脉再通标准判断,30例患者血管再通构成比为76.7%,出血发生率为0.67%。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本院特发室性早搏患者分为消融组(试验组)和药物组(对照组)分析及随访,手术组采用国产三维系统行导管消融,从而评估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用于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自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心电图记录频发室性早搏住院患者,根据其治疗意愿分为消融组(试验组)和药物组(对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拓莫兰(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57例AMI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溶栓、抗凝治疗方式相同,治疗组另加GSH1.2g/d静脉滴注2周。结果:治疗组胸痛缓解时间、ST段回降率、心肌酶峰值时间提前时间、血管再通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严重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心梗后心绞痛发生率、左心功能指标(CI、CO、LVEF、E/A、Ed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SH具有降低AMI溶栓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且能改善近期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冠脉再通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Mb、cTnI、CK-MB浓度的变化,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组(73例)和溶栓未通组(33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组Mb、cTnI和CK-MB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较未通组明显提前(P<0.05),其中Mb较cTnI、CK-MB峰值出现更早,分别为(5.9±2.5)h、(14.5±3.2)h和(14.8±3.9)h(P<0.01);Mb、cTnI和CK-MB对判断冠脉再通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Mb、cTnI和CK-MB可以较好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其中Mb较cTnI、CK-MB能更早的判定冠状动脉是否再灌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冠脉再通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Mb、cTnⅠ、CK-MB浓度的变化,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组(73例)和溶栓未通组(33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组Mb、cTnⅠ和CK-MB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较未通组明显提前(P<0.05),其中Mb较cTnⅠ、CK-MB峰值出现更早,分别为(5.9±2.5)h、(14.5±3.2)h和(14.8±3.9)h(P<0.01);Mb、cTnⅠ和CK-MB对判断冠脉再通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Mb、cTnⅠ和CK-MB可以较好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其中Mb较cTnⅠ、CK-MB能更早的判定冠状动脉是否再灌注.  相似文献   
6.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水为外凝固浴,乙醇为内凝固浴,DMAc为内凝固浴添加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聚醚酰亚胺(PEI)中空纤维膜,研究了内凝固浴组成和纺丝液浓度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内凝固浴中DMAc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纤维断面指状孔有所减少,内表面由无孔到有微孔出现,但膜的水通量下降,截留率不受影响;随着纺丝液浓度提高,膜的水通量下降,截留率提高。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树源  崔翠萍 《热带医学杂志》2006,6(5):559-560,56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近8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临床资料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为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160例)为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比较,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观察组中的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前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心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病情重、并发症发生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东菱克栓酶(DF-521)治疗伴不完全性瘫痪的急性脑梗塞30例,并以40例使用血栓通过对照、观察其疗效及完全性。结果:东菱克栓酶组疗效明显优于血栓通组,东菱克栓酶治疗伴不完全性瘫痪的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未发现明显梗塞后出血及其他部位大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患者均符合入选和不入选标准,予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根据冠脉再通标准判断,30例患者血管再通构成比为76.7%,出血发生率为0.67%。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安博维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及舒张功能异常(ADF)的逆转作用.方法:42例患者口服安博维150mg,晨顿服1次,治疗12周.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的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异常的改善情况.结果:安博维使24h血压稳定下降,左室质量指数减低(P<0.01).结论:安博维能有效治疗高血压,有逆转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